赵村遗址发现经过

如题所述

早在1947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渭河上游的天水、甘谷、武山等地进行了史前人类遗址的详尽调查,发现了重要的线索,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①。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再次在这片区域进行了深入的考古调查,发现了八十多个包含仰韶至齐家等不同文化特质的遗址②,其中就包括西山坪和师赵村遗址。然而,由于当时的发掘工作主要限于地表遗物的收集,对遗址的文化性质判断只能是初步的,而且许多遗址尚未进行正式的发掘,使得这片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进展有限。


进入六十年代,天水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始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考古资料。这为深入研究甘肃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起始点。1981年,刚结束青海考古任务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赵信等人,满载成果来到天水,他们对师赵村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紧接着,从1982年至1989年间,赵信等专家对师赵村遗址展开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挖掘区域的规模相当可观,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达200多米,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0万平方米。文化层的深度在1至3米之间,揭示了丰富的考古信息。


扩展资料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师赵村遗址是马家窑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约7公里处的藉河北岸,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1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20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的一件人像彩陶罐价值极高。就目前来讲,这件彩陶罐上的人像,也是我国最早的塑绘人像之一。 彩陶罐高21.7厘米,口径15厘米。罐形为大口短颈。圆形的腹部,腹部下端向内曲收,最大鼓腹处有两个对称的小耳,用红泥质陶制成。这种形状的陶罐是半山——马厂类型的典型器形。陶罐从口部至器腹中下部涂敷了一层薄薄的红彩,俗称陶衣。器身通体施满黑色彩绘,口沿下部施一圈宽带纹,颈部饰四道较细的弦纹,肩、腹部为网格纹和三角锯齿纹。两耳之间的腹部雕塑一人面像。从制作上看,作者先在陶罐上捏塑出人面像,再在人像周围施以黑、红二彩,进行勾勒、渲染。人像五官端正,各部分比例适中。面部施红色彩绘,鼻准隆突,两道眉毛细长而向下弯曲,眼睛、嘴巴向下深刻成小坑状,头顶一高耸之物似为发髻,头两侧用黑色颜料绘出下垂的头发,整个塑面似一妇女面像。制作上采用了塑、刻、绘等技法,工艺精致。 网格纹、锯齿纹图案,是半山——马厂类型中最盛行的纹饰,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考古界有专家认为圆圈纹是由早期的旋涡纹发展而来,网纹则可能源于早期的鲵鱼纹,这种纹饰反映了当时原始装饰已由单纯的像生图案发展到了较抽象的圆弧几何图案,也反映了人们形象思维的进步。人像下面圆圈内绘一变体蛙纹,则是早期蛙像生图案的一种孑遗。考古研究表明,半山——马厂时期的人们正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男性随葬生产工具的增多和女性随葬生活用具的情况,说明男性正在开始承担更多的生产劳动,逐渐占据家庭支配的地位。我们从这件人面彩陶罐上的妇女人面像和变体蛙纹可以判断,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类需要繁衍后代,生育受到崇拜,女性以此仍顽强地据守着她们过去拥有的重要位置。这件陶罐的纹饰和人像塑绘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风尚。它不仅是半山——马厂类型的杰作,而且是整个马家窑文化中难得的艺术珍品。这件人像彩陶罐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