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习的是“9+几”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不进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9+几”的知识还是后续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乃至多位数加法运算的奠基石,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凑十”这种计算方法,对他们来说要理解掌握是一个大挑战。在学生运算能力发展过程中,或者说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9+几”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好掌握。我认为本课难就难在学生对“凑十”法的掌握与运用。有的孩子宁可去掰手指一个一个地数数也不用这个方法。归根结底一是孩子没有体会到“凑十”的方便性和必要性;二是对进位加法的算理不理解,造成了认知盲区。才会觉得没有掰手指直观方便。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本着以“理”服人的目标从两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即:首先让孩子体会“凑十”的优势;然后再在探究算理上下功夫,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在后续练习中自觉应用,提升运算能力。
一、巧设情境,感知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会“凑十”的方便性和必要性,我们的情境设计从复习准备的口算题目开始。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会在复习阶段设计拆分数(把1个一位数拆分成1和几)和连加(9加1再加1个一位数)的练习。但我们以为这样的练习看似为后续学习计算方法做好了铺垫,但这种方法很可能在学生探究9加几算法时,人为地把他们推进了一个狭隘的思维通道(即一定要把9凑成10) ,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思路,不利于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细细想来9加几的算法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凑十',即:将9加几转化成10加一个数。所以我们设计复习题时,只复习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体验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
其次,我们在探究新知前还安排了一个“取铅笔”的活动,即给学生提供10支一袋和零散的铅笔,要求他们取出十几支铅笔。并重点交流取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体会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为后续的探究算法、理解算理做准备。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更多地是要在数学活动中自己理解、感悟、发展,内化。所以,我们在算法探究环节就先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出现了数数、摆小棒、拨计数器、画数线等多种多样方法。
这个环节我们给了学生更多的信任,坚持只做观察者,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算法多样是对学生思维的“放”,课上到这里还要有一个“收”的重要环节,即:对比算法,小结计算规律,再认识“凑十”。
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比较粗浅,他们往往更关注自主探究的过程,不善于倾听他人,很少对比思考自己与他人方法的异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学生汇报算法后,设计了一个整理的活动,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逐步发现9加几的加法计算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通过本课的教学告诉我们:数的运算的价值追求,除了理解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思想和理性精神的培养。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在对比观察小结计算规律的环节,对9+几的算式做个结构化的展示,会让计算规律更明晰,同时还能渗透有条理思维习惯的养成。这样的课堂更具思维含量,对学生的发展就更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