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指个人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单位为不具备法人资格等。
主体资格是一个法律术语,主体,通常是指从事某项社会活动的人,包括个人或单位(法人),主体资格,是指主体从事某项工作、职业、活动时依照法律或专业规范应当具备的相应的资质。不具备相应主体资格的人,法律上称为主体不适格,其所为的行为在法律上可以不被认可。对于个人来说,主体资格就是身份证或护照,对于公司来说则一般是公司的注册证书,也叫营业执照,有时还需要提供存续证明文件或董事股东名册等。
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法官助理在审前要审查的重点,如果将非适格的当事人作为原告或被告进行审判,在向法官进行汇报的时候要特别提出来,如果法官因法官助理的疏忽作出实体裁决,则案件会因主体错误被撤销或重审、再审。
具体的文件内容
上述规定所指的身份证明文件,即主体资格证明文件,是依法登记并具有法人资格的法律文书,如企业的《营业执照》、自然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事业单位的批准文件,或者社会团体依法登记的登记证。
1.申请人为国内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证书、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办学许可证、期刊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不能作为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2.申请人为国内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护照、户籍证明等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以及提交《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复印件。
3.申请人为港澳台自然人且自行办理的,应当提交通行证复印件;申请人为国外自然人且自行办理的,应当提交护照复印件及公安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一年以上)内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外国人居留许可》或《外国人居留证》。
4.申请人为港澳台或国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按照对等原则,不受理此类申请人的申请业务,建议申请人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