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五月,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季节。可是细心的妈妈们也发现,随着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上却越来越难管了。孩子常常任性、发脾气,这让不少家长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该如何管理孩子的这种行为?

  浙江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专家杨茹莱副主任医师认为,广义的“任性”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因素;狭义的“任性”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情绪。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它几乎随着孩子呼吸、心跳的开始就产生了;而心理因素却如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因此,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任性,这是我们没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了解孩子的想法对症下“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他们往往凭著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所以,解决孩子的“任性”问题,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家长应该着手分析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了解其原因后,就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约束方法。

  对策:尽量理解孩子的好奇心,采取多赞扬、多解释的方法,告诉他不能满足其结果的原因。或者承诺一种孩子可以办到,并且对他有促进作用的要求,“如果你哪一天在学校手工做得好,我就给你多讲一个故事。”这样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结果:虽然孩子当时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孩子至少会认为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好奇达成认可。久而久之,培养成一种会虚心接受家长解释的好习惯,不以逆反的心理来抵抗家长。

  提醒:在这一环节中,家长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处处做典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切忌说过算过,以免孩子无意中学会说谎。

   释放他的任性“能量”该放手时就放手

  处于独立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都想弄个透彻,应该是件好事。有些事情家长可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做。但当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时,家长要讲究一些策略。

  对策:给孩子讲道理、立规矩的同时,父母也需给孩子一个空 间。可以找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做主,比如“今天你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你想使用哪个杯子喝水啊?”等小事情。

  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如,“把不玩的玩具放进柜里,行吗?”、“能帮妈妈叠小衣服吗?叠好的衣服该放到哪个柜子里呢?”另外,但当孩子违反原则时,父母则必须温和而坚决地制止孩子。如:在吃饭问题上,孩子可以选择独立吃饭,不用大人喂,他可以吃得很脏,但是他不可以边吃边玩,甚至离开餐桌。

  结果:久而久之,家庭氛围也变得“民主”,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自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分得清清楚楚。

  提醒: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用适当的言语多多解释,切忌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否则只会造就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