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平衡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会计平衡公式:
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静态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
其公式为: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等式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等式
综合会计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是指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所以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
(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它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称为财务成果等式,它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一)会计电算化中舍位平衡_------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报表子系统中,我们通常会看到"舍位平衡"概念,意思是舍掉几位数后,重新达到数据之间的平衡关系。功能是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重新调整,使之达到最合理。
报表数据在进行进位时,如以"元"为单位的报表在上报时,可能需要转换为以"千元"或"万元"为单位的报表。比如上市公司对外报表时,就需要进行计量单位的变换。但是做了这样的变换后,原来满足的数据平衡关系,可能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调整,使达到重新平衡。举例说明:
13,451.00元
+
45,150.00元
+
2,250.00

-
5,649.00

=
55,202.00元
现在单位变成单位万元,仍然保留两位小数,根据4舍5入的原则:
1.35万元
+
4.52万元
+
0.23万元
-
0.56万元
=
5.52万元
可是根据以上的左边等式计算结果应该是:5.54
万元。
显然,单位变化后,出现了0.02万元的误差,平衡关系被打破。那么是不是把5.52改为5.54就可以呢?当然不行,因为那是使最终的结果发生了严重的误差,只能是改环节中的值,以使数据接近于更合理。
平衡公式是为重新建立平衡而定义的公式,该公式定义时须注意的重要的一项是:倒顺序写,首先写最终的运算结果,然后一步步向前推,这就是所谓的"倒挤"。
二)如何舍位平衡
在传统会计报表软件中,大多会把这0.02万元的误差,全部反映到第一项中,即把1.35万元变成1.33万元,从而达到平衡。其实,这一看就知道也不合理,第一项显然冲当了"替罪羊"。
x解决了这个问题,她采用最小误差原理,为每一项来分配最小误差。如上例,战表把最小误差0.01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上,使结果变为:
1.34万元
+
4.51万元
+
0.23万元
-
0.56万元
=
5.52万元。
三)战表平衡公式的优势
除了符合大多数的平衡公式的原理外,其中大多数规则是一致的,如只允许加减运算等。除此之外具有如下优势。
1)
公式中可以输入区域;
2)
系统自动判断该表中应该有那些舍位公式,省去输入的劳苦;然后允许用户调整。
3)
最需要先调整的项,写到右侧等式的最前边。以最小误差平均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