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最后说封皇后为皇后,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甄嬛传》里甄嬛再封皇后为皇后,是有了新的皇帝了,而甄嬛再封皇后为皇后,则是为新帝之后,而甄嬛已经是皇太后,这换而言之也是对于宜修的一种羞辱。宜修这辈子用尽了手段保住自己的后卫,残害六宫,消散了与自己姐妹的情谊。


皇帝也已经对宜修死了心,是说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可想而知对其失望至极。宜修可以说是很失败的,皇帝死了,新皇登基,乌拉那拉氏宜修相当于废后,这位皇后也不会被写入史书。被写入史书的只有乌拉那拉氏纯元,宜修是不在的。


甄嬛封宜修为皇后其实也还有一层是太后的意思,太后有一道口谕“乌拉那拉氏不得废后“,这也是保全了族人的颜面,而甄嬛将皇后封为皇后,却是以新帝之后,死后的宜修不能同纯元一般,只能葬入妃陵,在宫内勾心斗角了一生最后连自己临终的颜面都保全不了,对宜修来说是一种极致的痛苦了,看来甄嬛也是恨毒了皇后。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也是宜修罪有应得,从打压甄嬛,让她离宫,甚至在甘露寺也不让甄嬛好过,对甄嬛有多打压,甄嬛也是有多恨之。甄嬛再甘露寺隐忍,只是为的求保佑甄家一条生路,可皇后却要赶尽杀绝。居然对远在宁古塔的甄远道下手,这让甄嬛定是无法忍受下去的。甄嬛回宫必会跟皇后势不两立。


宜修的一生就是为了保住后位,抓住皇上的心。皇后的功利心太重,与她一起的人都无法长存。而甄嬛不是,她对皇帝已经没什么感情,甄嬛会笼络其他人的心,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地位,有共赢也可以。

成王败寇,皇后也没有办法,再恨甄嬛,这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面对甄嬛的羞辱,她也只能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最后一集,甄嬛作为最终的胜利者,独一无二的圣母皇太后,准备去景仁宫看望一下故人——宜修皇后。

景仁宫里长年养育着一群鸽子,这是甄嬛专门吩咐养给宜修皇后看的,甄嬛让婢仆每天要保证这些鸽子都活蹦乱跳的。

鸽子代表自由,活泼的鸽子代表年轻,而宜修却丧失了最重要的年轻和自由,甄嬛这么做是为了消磨宜修的斗志吧?

景仁宫里曾经叱咤风云,只手遮天的皇后,如今只剩落魄与凄凉,唯有眼神之中还有种凌厉的锋芒。

皇后预感甄嬛这时会来,所以语气平静,顶峰的甄嬛与皇后在最后的谈话中说出了很有意味的对白。

皇后问:“甄嬛,这些年你的日子不好过吧?”

---------皇后说甄嬛的日子也不好过,应该是皇后基于对皇上多疑、凉薄的性格来推测的。

“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甄嬛最近几年确实也过得不好,但她嘴上不能服输。

只见皇后大笑,这时候镜头摇曳起来,更加突出了宜修的神志不清, 她觉得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她看到甄嬛的装扮应该就明白了,但她明白也不会死心,不到最后一刻她依然不死心,她还想要当太后,还想要骄傲与体面。

四年了,宜修依然不忘那个太后梦。证明我们都错了。以为宜修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然而宜修没有。

甄嬛稳稳地合盘托出早就准备好的安排,声称都是遵从先帝的遗命--------那都是幌子,为的是掩人耳目。

甄嬛说,按照太后“不得废后”的遗诏, 宜修依旧是皇后,但只相当于前皇上的废后, 不能按照规矩晋升太后的尊位,也不会写入史书,更不会和皇上葬在一起。

为何如此安排呢?

因为甄嬛不能违背先皇的旨意 ——皇帝不是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的话吗?所以在历史上不会记载这样一件丑闻,也就是雍正皇帝的皇后只有乌拉那拉纯元——并不存在宜修这个人。

册封前朝皇后为皇后,这样实质上是把皇后压制为新帝的平辈,是对宜修极大的侮辱。

宜修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用尽手段做了皇后。她觉得只要保住后位就能挽回一切,却没想到自己到最后只剩了后位,其他一切烟消云散。

皇后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孤魂野鬼,如同笑话一样的皇后。

这么安排是有意味的, 甄嬛传并不只是让权力斗争失败者去接受死亡。大BOSS皇后被安排生不如死,斗争的失败者不只是死亡,更是羞辱。

正因为剧中人对权力的无限渴望,在拥有权力之后才更加肆无忌惮的杀戮和羞辱,这应该就是甄嬛传里的畸形权力观。

第2个回答  2021-01-19

皇帝之前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别说帝王夫妻,就算平民百姓之间夫妻过到这个程度的都屈指可数。

葬入妃陵的皇后,对于宜修来说是比庶出更加可悲的事情,如果她变成嫔妃或者干脆封她做有名无实的被圈禁的太后,远远达不到这种源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折辱效果。

嬛嬛的想法也很独特,你这么喜欢后位,好啊,送给你啊,你能抱着你的皇后之位一直到死,可是笑到最后的可不是你宜修,是从来没有想动过你后位的甄嬛党,对于宜修更是一种挖苦和讽刺。

就是说 如果皇帝死了 那么皇后应该升为太后 死后与皇帝同葬太陵。

但皇帝不是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的话么,这时候甄嬛说 皇后依旧是皇后,就是以此为借口说 乌拉那拉宜修相当于前皇上的废后 不按照规矩晋升。

也不会写入史书 因为她不能违背先皇的旨意 所以在历史上 不会记载这样一件丑闻 也就是雍正皇帝的皇后只有乌拉那拉纯元 并不存在宜修这个人。

在那样一个尊卑贵贱高低等级森严的时代。这可能是一种比起直接杀死她更大快人心的手段。

第3个回答  2021-01-19

皇帝之前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别说帝王夫妻,就算平民百姓之间夫妻过到这个程度的都屈指可数。

葬入妃陵的皇后,对于宜修来说是比庶出更加可悲的事情,如果她变成嫔妃或者干脆封她做有名无实的被圈禁的太后,远远达不到这种源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折辱效果。

嬛嬛的想法也很独特,你这么喜欢后位,好啊,送给你啊,你能抱着你的皇后之位一直到死,可是笑到最后的可不是你宜修,是从来没有想动过你后位的甄嬛党,对于宜修更是一种挖苦和讽刺。

就是说 如果皇帝死了 那么皇后应该升为太后 死后与皇帝同葬太陵。

但皇帝不是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的话么。

这时候甄嬛说 皇后依旧是皇后。

就是以此为借口说 乌拉那拉宜修相当于前皇上的废后 不按照规矩晋升。

也不会写入史书 因为她不能违背先皇的旨意 所以在历史上 不会记载这样一件丑闻 也就是雍正皇帝的皇后只有乌拉那拉纯元 并不存在宜修这个人。

在那样一个尊卑贵贱高低等级森严的时代。

这可能是一种比起直接杀死她更大快人心的手段。

第4个回答  2021-01-19

《甄嬛传》大结局时,甄嬛成为太后去见皇后宜修的情节,堪称经典。

两个人在后宫中的心性、算计、韧性以及绝望,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甄嬛的运作下,皇帝查出当年纯元皇后之死是皇后所为,对皇后憎恨厌恶至极,把她幽禁宫中,终生不得出。

皇后被幽禁数年,权力尽失,但绝对没有死心。

她的杀手锏有两个。

一是她有皇后的名分。只要这个名分在,将来哪怕是甄嬛亲子继位,她都是先帝正室。按照封建礼法核心,尊养她是不得不为之事。

二是嫡庶区别。搞定第一个名分,就有第二个。皇后设想的是,只要新帝继位,必须处理好前朝的后宫关系。那么有皇后名分在,她起码是母后皇太后,嫡庶有别,甄嬛永远低她一头。

抱着这两个杀手锏,皇后在煎熬中死扛了好几年,就是要出来和甄嬛继续斗下去。

甄嬛再次见到皇后时,大吃一惊,却也恨意更浓。

皇后老得头发都没有多少了,早就挂不住昔日的凤钗珠翠。

她身上的凤袍破旧发白,不见昔日的一丝光彩。

但就是这样,皇后也要力保她身为皇后的尊严和威仪。

可惜,她这两个杀手锏,甄嬛都准备好大招。

宜修抱着皇后名分不放,那么甄嬛就让她永远当皇后。

这个杀招诛心在什么地方?

宜修对皇帝的情谊非常深。她之所以在意皇后的名分,是觉得靠着这个名分,死后可以和皇帝合葬。

新帝必须承认她是皇室长辈,对她加以尊养。

这就相当于,她杀死亲姐姐的事情暴露后,所得到的惩罚,也就是被关起来几年。

出来后,她不仅是皇后宜修,还是太后宜修,后宫之主。

但是甄嬛告诉她,继续册封她为皇后。意思就是不承认她是皇室长辈,她甚至不是皇帝的妃嫔了,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弃妇。

这个皇后的名分就像当年华妃死后,又把她从答应追封为皇贵妃一样的道理,做给外人看的。

一个名分就决定了皇帝当年给宜修的惩罚程度,是轻还是重。

古代皇室对待名分,分为生前和身后两种。

生前就是你活着的时候,就获得的封号。身后主要是追封,主要是给死后哀荣。

甄嬛告诉宜修,她不会是太后,而会一直是皇后,就相当于抹去宜修和皇帝所有的关系。她的皇后之名是追封之名。只不过,看在皇帝生母之前的老太后面上,提前给她了。

宜修被彻底击败了。她最大的弱点在于对皇帝还有深情,所以注定要败给对皇帝没有任何感情和迷恋的甄嬛。

甄嬛后期甚至心腹太医卫临让皇帝再无生育能力,就是防止后宫中有人母凭子贵,威胁到甄嬛。

宜修管理后宫,最多管理一下后妃肚皮。甄嬛管理后宫,更绝了,直接让皇帝绝育了。

孰爱孰恨,在这个细节上,就明了了。

甄嬛这招断绝了皇后所有的念想和指望,所谓杀人诛心,可能不过如此。

皇后再也没有任何力气支撑自己活下去了。

宫人来报皇后的死讯给甄嬛时说:“昨日半夜,心悸而死,眼睛睁得老大,死不瞑目。”

至此,甄嬛和皇后的恩怨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