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1、教给学生好的作业方法。进行正面教育提高小学生对认真做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之感到做作业的重要,从而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批评学生作业的一百个不是,还不如教给学生一个好的作业的方法,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一点都不批评学生是不可能的,但要注意有度,批评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作业方法,这样才是解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2、开展小组评比活动。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好胜心的调控,如利用学生的作业进行小组评比活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以小组为单位,看他们每次作业的“优”有多少,进行量化,然后对突出的小组加分,差的小组扣分。通过小组评比来加强学生的细心的作业能力的培养。
3、找到学生作业马虎的根源。一般的学生作业的马虎是习惯不好,只要教师加强对其养成习惯的培养,便很快就能够解决。对成绩差无能力完成作业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教育学生专心听课。只要自己会做了,就会从成功中感到愉快,产生兴趣,也就不会再去抄袭别人的作业了。
摆道理
对作业拖拉,不专心写作业,应付了事的孩子可用平等的语气跟他商量摆道理。你可以建议他说:“一个人一天中要做的事情,比较重要的只有20%,但如果我们先做完这20%重要的事情,在心理上就会感觉已经轻松了80%,再去做别的事时,就觉得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玩得更痛快,明天不妨试一试。”切记不可以用责备或训斥的语气跟孩子讲道理。
教方法
对于做作业不专心的孩子,教师除要运用具体事列说明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外,还要告诉他们做作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意到,才能把作业做好,否则既拖延了时间,又会把作业做得丢三落四,乱七八糟。
针对学生不做作业的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家校联系
教育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力量不免有点势单力薄了。我们非常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大家只有"协同作战",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无处藏身"。 学校与家庭应经常联系,不妨准备一个家校联系簿,每天记录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对于有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记录本上签字,以防止学生故意漏抄,有时也可以写上一些建议等。家校联系簿使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帮助学生慢慢去掉"懒劲"。
二、成立督查小组
对班级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可以指派在班级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每天负责检查不写作业的学生,如果他们作业没有写完,就不允许他们下课出去玩,直到补写完为止。写完的学生照样可以戴上班级刻的小红花。
三、学会沟通交流
对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老师肯定是恨之入骨,想不管吧!感觉不能尽到教育的责任。有的学生的确让老师头疼,但我们不能带着怨情,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不写作业的学生也许有自己的苦衷,我们不妨和学生谈谈心,问问原因,走进学生的心灵,看看他们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就能找到打开大门的金钥匙。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充分信任老师,才会与老师进行推心置腹地交流,他们的烦恼和困难才会向老师诉说,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点燃学生心中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有位老师面对不写作业的学生,不是粗暴地训斥,而是与其促膝谈心,采用暗喻式点拨他。说他以前在老师眼里,是一只香喷喷的红苹果,现在所犯的错误就像是红苹果里钻进了一条毛毛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红苹果就会慢慢变成烂苹果。该生深受触动,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于是,就改正自己不写作业的坏习惯。沟通架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
四、学会赏识教育
如果对学生整天只知道批评、抱怨,学生就会与教师产生对抗情绪,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是坏学生,他们甚至会变本加厉地学坏。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妨可以给他们戴高帽子,让他们在班级里担任一些小角色,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师不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心中充满自信,这样或许能改变他们不良状况。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同学们信任他,自己不能让老师们失望。所以,赏识教育改变了学生不写作业的现状。
五、作业减量与变样
中小学作业偏多是普遍现象,很多老师不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而向课外作业要成绩。大量的作业压得学生没有一点自由时间,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阿尔菲.科恩。他经过对中小学作业多年的调查分析认为:过多的家庭作业只会挫伤小孩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建议全美中小学要减少或取消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这观点得到大部分学校的支持和响应。食物过多固然会引起厌食,花样单调也会影响食欲。很多老师布置作业不经过深思熟虑,要么背诵,要么抄写,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写作业的兴趣,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作业形式,少做题,多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既符合中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又可开发智力,增强“探究、合作、实践”能力,老师改革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兴趣,增进学生的“食欲”。这样,我们的老师就不会为学生不写作业而烦恼。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拨开云雾,我们的上空还会是一片艳阳高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1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应该首先与所有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如果有学生不写作业、抄袭作业,必须让他补写或者重写。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要督促看管学生把作业完成。对于抄袭作业的学生,则需要让他重做,有不会的地方老师对其进行辅导,直到他会做为止。总而言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件事: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得好好学,好好听,好好做。我们用的方法是三个字:盯着你。

2

老师可以每天利用课间、午间等时间,把那些不写作业、抄袭作业的学生喊到身边,监督他们完成作业。如果他们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辅导和点拨。毕竟学生对老师还是有敬畏心理的,遇到这样负责又严厉的老师,学生想偷懒都难,哪怕刚开始有抵触情绪,在老师的坚持下,也都从不适应到习惯了,这样基本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

通过其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作业的学生,基本都是成绩不理想,对本门学科也缺乏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疏远,甚至对任课老师抱有反感的情绪。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几个小手段,改变他们的观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老师,从而爱上本门学科,积极转变学习态度与积极性。

(1)经常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上进心和自尊心,面对那些后进生,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或者他们有值得称赞的行为,老师们都应该对其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看见自己的能力所在,这样他们会获得满足感,并逐渐为了这种满足感和自信心而积极努力地改变。

(2)在课外多制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向师性,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关注。对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热切关注就意味着老师发现了他们的光彩,对他们重视和喜爱,这常常比表扬更能触及他们的心灵和情感。所以老师应该在课外多与学困生接触,和他们聊聊天,多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老师眼里是有位置的。这样学生自然更亲近老师,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他所教的学科,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可以适当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奖励

除了口头表扬和精神关怀,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物质不同于精神,它有具体形态,具有纪念意义。一支笔,一本本子,一块巧克力,这些物品本身的价值虽小,但如果将这些小奖励当众授予学生,相信一定能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因为在学生眼里,那已经是一份荣耀了,是别人都没有而自己拥有的嘉奖,这些都是可以激励学生改变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