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古代人是如何治水的?

如题所述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在历经五千载悠久岁月的洗礼,依然以磅礴大气的姿态,展现着东方巨龙的恢弘气势。作为哺育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她的重要地位。

歌颂黄河的《黄河谣》中,曾以极为浓郁的感情色彩、以动情的笔触,真切地描绘了“天下黄河九道湾”的气势。

每一道湾,都蕴藏着历史厚重感,每一道湾中,也有说不尽的故事。正所谓黄河“九道湾”,每一道湾都历尽了千年沧桑。

“天下黄河几道湾?天下黄河九道湾……头道窄来二道宽,三道湾里能跑马,四道湾里能行船,五道湾里出宝贝,六道湾里老龙潭,七道湾里禹王庙,八道湾里过八仙,九道湾里通天河。天连地接几万年?天连地接九万年”。

笔者认为,这首荡气回肠的《黄河谣》,不仅可以让世人感受到黄河的神韵,同时也可以让华夏儿女找到自己的根。黄河作为远古时期,古老的部落文明的发祥地,以母亲一般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没有黄河,就没有华夏文明,也不可能有十四亿华夏儿女。

但这位慈爱的母亲也有发怒的时候,据《山海经》中的描述可以得知,自古以来黄河就特别活跃,决口、溃堤十分频繁。

为了能够抵御洪水的侵害,远古时期,人们就以治水为己任。以治水有功接受舜帝禅让的大禹,就曾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看出,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水患时,其实就一直在致力于治理黄河。从最开始的修筑堤坝以“堵”为主,到大禹时期以“疏”治为主,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祖宗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治理,黄河水患的科学方法。

《山海经》中记载的治水方法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志怪古籍,很多人都将这本古籍当做奇书看。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与书中的神话传说息息相关。由于这本古籍成书并非一时,所以才会出现多种意识形态。如果能够深入研读此书,可以发现书中有很多治理黄河的记载。

一、最原始的祭祀祈求

由于中国的古代社会中的先民,对大自然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当遇到风霜雨雪,以及山洪爆发等自然现象时,都会认为这是天神在发怒,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山海经》中就曾多次出现,关于遇到大旱、大水之类的祭祀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