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怎么写好作文呢

如题所述

小学三年级作文言之无物,或是无从下笔很正常。这些主要与学生平时生活体验太少,经历太少,课外阅读量少,表达方法和技巧不熟练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引导多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多度课外书,学习写作技巧。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注意听课,特别是作文讲评课上注意体会。

我们常常说写作文要写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情。但是没有感受怎能有真心话,真感情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1、最好把最为抓人的场面放到叙事文的开头来写;

2、用几个字来归纳动物的特点,然后分别说明的描述,这是高超的写作手法;

3、说明文中加入谜语和诗歌等材料,能表现出你的文化素养,也能使说明的对象更为亲切;

4、用省略号结尾,既含蓄又节约,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结尾方法;

5、用人物对话结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

6、用一句精辟的语句作结尾,也是一种含蓄有力的结尾方法;

7、倒叙法的结尾应该与开头相呼应;

8、引用诗词或者歌词结尾,是一种余味悠长的收尾方法;

9、开头段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到50个字内最佳;

10、写记叙文时,如果无法开头,可以从“时间+时令+景色”开始。

作文的语言

11、把一个长句子分成两句或三句来说,能避免病句的出现;

12、倒装句能起到突出某个词语的作用;

13、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古诗名句,能够使文章文采大增;

14、写人时,如果不会写,那么就从“人物姓名+一个外貌特征+一个性格特点”开始;

15、写景时,可以从景色的一处细小的美丽开始;

16、叙事中如果交待时间和地点,可以通过写景的方法来间接地说明。

作文的修辞

17、比喻是最简便的修辞,形象、生动和大众化是它的特点;

18、直接使用喻体能使语句婆娑生姿,产生趣味;

19、在文章中使用与主题或场景相关的喻体,能收到奇效;

20、运用多个比喻,使其成排出现,这样的语句很有气势;

21、运用通感手法,接通五官,让香气变成正方形,叫声音变成花瓣雨,这样的写作手法奇妙无穷;

22、拟人之法是文章的生动之源,你一定要掌握和擅长;

23、夸张使语句产生奇效,夸张亦产生幽默;

24、排比句常用来抒情,对称句常用来描写,相同的句式和大致相似的字数,在文中出现也使形式美观;

25、反复是一种不常用的修辞方法,但你应该了解和懂得运用。

作文与考试

26、考试前几日,可以有选择地翻阅一些高品质作文图书,以帮助打开思路;

27、考试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顺和切题,达到了这两个要求,基本分数就可以拿到;

28、一篇文章起码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为适宜;

29、书写整洁极其重要,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来自于你的字迹;

30、开头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描写手法描写人物形态、事件过程或景物特色。成功的开头占据全文得分的50%;

31、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

32、语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让阅卷老师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

33、结尾段千万不能用议论或表决心,最后仍然用描写,与开头呼应,如果与开头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

34、考试中,作文体裁不限,并不是说你想用什么体裁就用什么体裁,而应该根据“扬长”原则来完成,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体裁;

35、语文考试时,起码要为写作文留好一个小时的时间,基础知识的检查放在作文之后。修改时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并注意卷面的整洁。

作文的题材

36、所谓的题材,就是根据题目而选择的材料。题目是主人,而题材是居室。题材应该是主人认为最适合的和最好的;

37、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题材的分值占了相当的比例,你应该高度重视;

38、把预选的题材写在纸上,逐一比较,然后确定其中之一,这是一个选材的笨方法,但很实用;

39、独特的经历是最好的题材,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认为现丑,真情展露方为写作真谛;

40、小题材是美的,以小见大,给人丰富的联想,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上见天堂;

41、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主要途径,但经历和体验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42、在上学路上,要多注意每一条新的标语,每一家新开的商店和每一处美的变化,这些就是你写作文时灵感的来源;

43、留心从你身边匆匆经过的每一个人,注意他们的衣着、步态和眉宇间的忧乐,这些人或许会在某一天成为你的笔下的人物;

44、从别人佳作的阅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然后在写作发生困难的时候取用,也不失为一种应急的办法;

45、写“自己”的一类作文时,最好能通过一个较小的角度,比如一件物品的变迁,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和青春烦恼等,较为深刻;

46、写不同职业的人最好写最底层的,如摆小摊儿的、刷马桶的和送煤球的等,越普通越亲切,越亲切越感人;

47、写回忆性的文章,最能引发心中的感慨和文笔的缠绵。往事如烟,物是人非,谁不心潮涌动;

48、趣味性是作文教学薄弱的地方,有的老师认为趣味不是立意,其实,趣味就是快乐人生,是最大的立意;

49、在题材的选择上,讲究一点意境,追求一点高雅,接近一点诗意,体现一点古朴,这样的材料是最易打动读者之心的;

50、美丽的故事、美妙的人生和优美的意境,是题材的三大最佳卖点,读者会为之沉醉。
第2个回答  2020-12-19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
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
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
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
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
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
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
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
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
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
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
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
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
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
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
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
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
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
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
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
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
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
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
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
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
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
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
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
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
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
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
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
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
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
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

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既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

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

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

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

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