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其中:《中国企业家》1998年第10期封面人物。 现年64岁,在湖北洪山监狱服刑 每天,在湖北洪山监狱,一个64岁的老人都要跑够一百层楼梯:“终年不断,因为任重而道远。” 年度背景1998年 这一年,严防死守成了流行语,长江、松花江的大水扰乱了中国人的生活秩序,最后涉险过关,保住了20年来积累的物质财富。 这一年,朱镕基总理第三次作出硬朗姿态,申明人民币不贬值。后来证明人民币政策是成功的,中国金融未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受伤。 这一年,在经济增长低缓、下岗职工大增的背景下,出台了官员精简400万、停止福利分房等政策。 这一年,褚时健出事,引发了人们对“59岁现象”的大讨论。在伊利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牛根生,连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审批,于是,一年后,牛根生出走伊利。 1994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袁光厚写的《商海巨子——牟其中》,被认为是牟其中亲自审定的唯一一本关于他本人经历的纪实文学作品。1996年1月,《商海巨子》经过修改、补充,以《牟其中——大陆首富发迹史》的新书名面世。牟其中的盛誉基本上到了生平最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牟其中的经济理论到现在看来,还有许多惊人之处,这也正是造神运动参与者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 其一:“99加1度”的理论。牟其中所有的商业活动几乎都围绕“组装市场”来展开,而“组装市场”的基础即是他的“99加1度”的理论。牟其中形象地说道:“有一壶水烧到99度,还没有沸腾,没有产生价值,有人就建议干脆把它倒掉重烧一壶。这种人是傻瓜。聪明的做法是,在这壶已烧到99度的水下再加一把柴,水就会开了,价值就会产生了。成功与否往往就在于这关键的一步。那么,这宝贵重要的1度是什么呢?它就是市场。” 其二:“平稳分蘖”理论。牟其中能够招揽大批人才追随,其“平稳分蘖”理论(也被称为人才合作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牟其中如此描述这个理论:“南德集团希望与国内外一切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士合作,愿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也即为他们提供最基础的条件,创立新的项目公司,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赠给其主要成员。” 其三:“智慧文明时代”理论。这其实是牟其中对“空手套白狼”的另外一种解释,在《中国企业家》对他的采访中,牟其中如此解释:“从1992年以后,我就发现,过去的经济规律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变得十分可笑了,工业文明的一套在西方也已经落后了,在中国更行不通。我们需要建立智慧文明经济的新游戏规则,有人说我搞的是‘空手道’,我认为,这是对无形资产尤其是智慧的高度运用,而这正是我对中国经济界的一个世纪性的贡献。”在这席话之前,牟其中的“对称说”也曾经被人广为传播:“哲学上讲究对称。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比如有阴就有晴、有潮起就有潮落……那么,历史上有一个时刻——我说的是50年代初公私合营,很短时间内资产由‘荣毅仁’口袋流向国家口袋;那么,就可能对称地存在着一个反向运动,发生资产迅速由国家口袋流向‘荣毅仁’口袋的运动———我认为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刻。” 他的理论才华,的确让人惊叹。 妖魔牟其中 在媒体开始疯狂造神的1989年之后,也正是牟其中的神话开始超过想象的空间,并且出现了思辨上的紊乱的阶段,让我们看看他在媒体公开说过的一些构想和说法: ——1993年11月,牟其中提出“三转化改造国有企业”、“765工程”,半年之内,跑了7个城市,对200余家国有企业提出了股份制改造方案,简称为“三转一化”,即企业转制(一厂两制)、干部转型(由官本位转到金本位)、资产转资金(流动性),一化就是国际化。第二年又号称要改造3000家国有企业。四年完成整个中国的工业化。 ——1993年,牟其中认为要抓住世界多极化的时机,营造了一个“中俄美大三角”理论,并公开表示要在地处中俄边界的满洲里投入1700万元开发一个边贸口岸,建立一个保税仓库,并促成中俄双方公路的对接。在1998年初春还执意召集“开发满洲里项目洽谈会”,牟其中冠之以“北方香港项目模式”,对外号称投资了几十个亿。 ——1993年6月,牟其中在重庆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他将与重庆大学合作,改造重庆山城火锅,他要把四川重庆麻辣风味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所在地,创造中国的快餐连锁店,并且5年内做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人民币。为此,重庆大学调集力量建立了“火锅系统工程研究所”。 ——1994年,牟其中考察陕北,情绪激动地表示:准备在陕北投资50亿元。牟其中后来对陕北官员说,他手中暂时没钱,但陕北可以把国家下拨的扶贫贷款转划到南德账上,然后由南德去“运作”,保证能“搞到更多资金”。 ——同年,老牟提出建一个118层高的大厦,地点考虑在北京或上海,下边的广场就叫小平广场,投资100亿元。 ——1996年,牟其中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公开对老美说,要在世界上金融资本最丰富的华尔街投资,并且把“我”的企业“摆”在华尔街,这样,他就可以无限地投资,无限地花钱;同年,在国内的一次会议上,他宣称要在国外建立2家商业银行、20家证券公司、30个南德港和招聘250名金融设计师。 每天,在湖北洪山监狱,一个64岁的老人都要跑够一百层楼梯:“终年不断,因为任重而道远。” 这是当年《中国企业家》以牟其中为封面人物时的文章标题。不幸言中,1999年元月,牟其中被拘留,2000年5月,被判无期徒刑,2003年9月,刑期改判为18年。 2004年11月,本刊发表《牟其中:我还在路上》。在夏宗伟为之翻案的不停奔跑中,牟其中的信心渐渐得到了恢复。最近,他通过授权夏宗伟对《中国企业家》说:“我看到的都是平反的希望越来越大,都听到它的脚步声了。” 牟其中坚持认为,他的入狱不是因为经济犯罪而是受到否定改革的势力的陷害——是一个“企图扼杀我国民营经济的政治事件”,因为他在1997年曾发表《股份制就是公有制》,跑在了企业产权改革的“最前列”。在牟看来,郎咸平所说企业家“原罪”和国有资产流失与否定改革的势力一脉相承,因此他在狱中曾给本刊写来长信批驳郎咸平。 对牟其中稍有了解的人都认为,牟有着很浓的政治情结。而牟其中对此不以为然:“许多人批评我热衷于政治,甚至推测我有政治野心。真是大谬不然。我发表政治言论都是被逼出来的。有人诬蔑民营企业家是新生资产阶级,一律具有‘原罪’,是盗窃国有资产的骗子,不少人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这个缺乏‘涵养’的山村匹夫做不到。打上门来了,总是应该自卫的。” 牟其中绝对是中国企业家中的另类,他的狂想、雄辩鲜有人能及。 “在我国,论马克思主义的学养,比我高深的,不知有多少;论西方古典、发展经济学的学识,我更是谈不上;论经营一个企业,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比我优秀的俊杰,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若论要横跨这三个领域,我的自信就产生出来了。” 牟其中说,其他企业家的目标是经营好一个企业,而他不同,“选择了充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人生道路”,“以期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企业家,牟其中认为自己的缺点是“太重义气”:“古人的经验是慈不带兵,义不言商,可惜,这两点我都做不到。”他的优点是:“能做到在理论指导下从事实践,实践中发现了新情况,又努力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就是坚韧不拔,矢志如一。” 牟其中说,如果一切重来,他仍然无法避免目前的遭遇:“因为这不是个人的能力可以改变的,它是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双方冲突的一个过程。即使我圆滑一些,事事坚持原则,甚至举手投降,但总有人会站到我处的位置上。既然如此,‘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让我去承担这历史的风雨吧。” 狱中的生活单调,但牟其中并不感到度日如年:“我已是耳顺之年,又经历过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生死劫’,怎么还会度日如年呢?相反,倒是经常偃仰啸歌,神游太虚,会千古风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