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胯?(传统武术内家拳)

如题所述

1、“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和胯很容易混淆,马步开横裆, 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
2、胯的部位。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开胯则能打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
3、用骨不用(肌)肉-行拳、盘架要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 催动。盘得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催劲;
4、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 不要误会,叉劈开后并不意味着就是开胯了,开胯是传统武术的不传之密, 劈叉最大的作用是松筋, 展胯。 想练劈叉自己完全可以, 我不知道舞蹈是怎样的, 武术里的劈叉主要通过原地支撑下叉压腿和平时的压腿,溜腿来练,先压腿,再 溜腿,然后下叉。
开胯有两种解释:①武术练功用语。即开活两胯,操练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 活性,配合腿法动作而灵活转使。主要方法有压、搬、摆、转等。以横叉能坐地 者为"开"。②步型弊病之一。做弓步时,后蹬一腿之胯向外向后捌开,或称"放 胯"。坐胯,为步型错误之一。做马步时,臀髋下坐,重心后移,迫使上体前俯, 以维持平衡。②马步桩功训练要领。即力坐(注)于两胯而形不变,以求步固势稳。 ③不动胯。螳螂拳尝有"走腰不走胯"之说。
胯和裆是俩吗事啦"裆"是俩腿所夹之角,而"胯"其实是骨盆之位的一块地域. 有没有练过"搂膝拗步"啊?其中的提膝 开胯 出脚 ...,不是提裆啦.
裆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隐私部位,难以示范。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开胯,我 们也是在拼命开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开胯则能打 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 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
老师的文中就有秘诀啊:“我一下子明白了马步的含义,找到了感觉,既圆 裆又夹紧,既下沉又上拎。可以说内家拳就是找感觉的拳,感觉找对了,就会突 飞猛进,感觉找不到,只能形似。比如,在盘架子中做陈式太极拳单鞭势、斜形 拗步势、前膛拗步势时,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 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撑开,上下相随,外形如城墙之拱门,达到了“胯撑裆圆” 的要求。 ——这个帖子重新读来,又有新的体会
太极拳之“胯”来源:少林与太极 200805 诸多太极拳理论中,对于太极拳中 胯的问题历来强调不多, 对胯的重要性也鲜有提及, 往往笼统称之为“腰际”、 “腰 裆”、“腰隙”或者“腰胯”。即便如此,也是强调“腰”的作用,对胯几乎忽略不提。 其实,这是太极拳修炼的一大误区。 这里,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腰 胯的“腰”是指人类身体臀上肋下中间部分;而“胯”是指人类骨骼的一部分,即胯 骨,它是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统称为髋骨。 因此,腰和胯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的称谓,其含义也不同。腰体现在外,而胯则 隐藏于内。 正因为胯的隐蔽性, 前人在阐述太极拳要求时往往对其不详细说或者 说不清。但是太极拳真正发劲打人力量的来源就是胯骨。所以,拳师界有“传拳 不传胯”一说,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轻易传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9
传统武术是开胯拉韧带的方法就是各种柔韧压法。

正压腿:
要点:上身正朝前方不要歪斜,两条腿都伸直,支撑腿脚尖向正前方,练习腿勾脚尖,脚尖向上。压腿时挺胸塌腰,要领与前俯腰一样是向前够而不是弓背用头去 够腿。刚开始可以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架子或者平台上压,随柔韧性增强可以逐渐加高放腿的高度,提高大腿后部肌肉韧带的柔韧性。
侧压腿:
要点:上身朝向侧面,两腿伸直,支撑腿脚尖朝向侧面,练习腿勾脚尖,脚尖向上。压腿时上身体挺直,整个上身向练习腿方向侧倒,不要弯腰弓背。提高胯部的横向延展性。
后压腿:
要点:身体和支撑腿脚尖都正朝向前方,后腿放在架子或者平台上,尽量伸直,尤其后压时不要弯曲,提高胯部向后的延展性。
竖叉:
要点:上身正朝向前腿方向,两腿前后成一条直线,前脚脚尖向上,后脚脚背绷直挨地。可以在竖叉的基础上进行后压和后压,左右腿交换练习,如果下不到底可以双手撑地进行小幅度上下振压。提高腿胯部前后方向的延展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12
无需赘言的讲:内家拳所说的龙劲就是人体脊柱发出的劲力,是直立变化之劲力。其劲力发自脊柱,经过严格正规训练的脊柱之劲力伸缩旋摇似腾空之龙,故日龙劲。其取龙形搜骨之名既有寻力之源又有力从根发之喻;据此可渐渐知晓精进武功的重要路径与方向。
虎劲是炸扑劲力,发自腰腹、力达八荒。启动于丹田,鼓荡至周身;与脊柱之龙劲合成为万向的复合劲力。虎劲是在人体的骨盆、腰椎、两胯的连接肌腱经过深入持续的内家拳功修炼被逐渐激活、强化、使人体出现并形成的类似猛虎才有的腰胯之功。故此俗称:虎劲。
观察当下习武者所谓的龙劲,大都存在着脊柱发出的龙劲与脊背(后背)发出的挣力的概念与实质的混肴不清。
分清这两者的目的,是为了使发力的机制更接近整体劲力形成的客观要求。道理很简单:脊柱是人体运动的中枢,只有脊柱主动而非被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与形成骨架传功的整体运动模式。
虎劲的问题是胯部与裆部的训练概念与实质的指向内涵不明,胯是指连接骨盆区域的一部分即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裆部一般所指左右两腿根部的连接处。
这里要着重说明是的是:习武者只要修炼至开胯的程度,上下体的劲力就会自然联通,这对形成习武者梦寐欲求的整体劲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法练到突然哪天走路时骶骨和胯之间嘎巴响,然后走路改外八字为自然平行脚,为功成。然后可以练更为均衡的易筋步和易筋桩。
不幸的是开胯很难,现在很多练习者每天做的实际上是开裆练习;如此练下去即
这两种练法都要求内八字明显一些,两脚内边延长线夹角至少30度,但是大腿间距不要过近影响放松,一般会站得脚跟比肩要宽。
使能两腿横竖劈叉甚至可以扳脚至头顶、成所谓的朝天蹬姿势。当见到此等练习者在赞美他的意志与恒心的同时,也还是要告诉他:很可惜、这不是真正的开胯。

开胯之法在于桩功的深入及相应的辅助功法练习,其练习过程艰苦异常、非有志于此道者难以习之。先说面壁蹲墙,脚尽量靠近墙,双脚内八字,下蹲时吸气,双手左右摊开,蹲至受力最大时略停,呼气手还原左右两侧起立,下图为蹲至受力最大处时的样子。作为入门功法,无需蹲到底,蹲到受力最大时就起最开胯,每天十个就够,由于功法本身偏阳性,需要调息,下面再谈。
两臂像壁虎、蜥蜴一样趴在墙上,小臂水平,五指张开,手指肚擦在墙上指上两关节屈曲方向相反,手掌含空与墙距一指宽。手不要分得太远,放好之后,上身自动向后略推,肘向两边弹开,肩胛是松的,而不是向后顶或者被强行拉开。十分钟即可。
这两种练法都要求内八字明显一些,两脚内边延长线夹角至少30度,但是大腿间距不要过近影响放松,一般会站得脚跟比肩要宽。
练后坐在椅子上,手心向上放松放腿上,然后半闭双目,意念轻轻守在人中之外,鼻孔之下十分钟(佛家观呼吸),可把之前练功的偏性调匀。
第3个回答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