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肤色跟肤色有什么差别

如题所述

你好,楼主:

人类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颗粒状或分散状)有关。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发层的细胞中及细胞间。真皮层中一般没有黑色素,但具有色素时,可透过皮肤而呈青色,如新生儿骶部及臀部灰青色的斑。此外,皮肤的颜色还与微血管中的血液、皮肤的粗糙程度及湿润程度有关。身体在不同部位的颜色也常常不完全一样,背部的颜色比胸部要深得多,四肢伸侧比屈侧的颜色要深些,颜色最深处是在会阴部及乳头处。手掌和脚掌是全身颜色最浅的部位,甚至在色素极深的人群中,这些部位的颜色也明显地比其他部位浅,不同的生活条件也会造成皮肤颜色深浅的不同。肤色是人种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观察皮肤的颜色多采用冯鲁向氏肤色模型表,观察部位主要是上臂内侧,分为十分浅、浅、中等、深、十分深等5级36色。肤色最浅的是北欧居民,其肤色呈粉色,主要是微血管颜色透过皮肤的缘故,肤色最深的要算巴布亚人、美拉尼西亚人,特别是非洲的黑人。
在人类学中,肤色(skin color)被认为是与人种差别具有重要关系的标志。人的肤色与动物相比,从白到黑颜色变异范围甚广。决定肤色的因素有:皮肤本身的颜色和厚度。黑色素颗粒的数量与分布状态、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数量以及血液等。人种肤色差异的形成决定于黑色素颗粒。如黑色素颗粒的数量多,可遮断有害于活体细胞波长的紫外线,也可遮断生成维生素D所需的波长的紫外线。因此,在日光强烈的地域,深色皮肤对身体是有利的,而在日光柔弱的地域则浅色皮肤对身体有利。表达肤色的最普通的方法有下列3种:
(1)名词表达法:从暗黑色、黑褐色至红白色、灰白色共制定12级的色名。但此法缺乏客观性

黑褐色人种

(2)用彩色模型的方法:
1.卢宣(Luschan)肤色表,用36块有色玻璃来表示:
1—5号(No:1—5)欧洲人的贫血肤色。
6—35号(No:6—35)各种正常的肤色。
36号(No:36)纯黑色,与暗黑色对照使用。
由于分级过少,玻璃反射强烈,没有被广泛应用。
2.欣资(Hintze)肤色表:
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种肤色表,能仔细检查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色调,此肤色表根据F.W.Ost- wald的理论,以白色和黑色一定的比例相混合,而重现外界物体的一切颜色即24种基础色;人体的色调用其中3.0—8.0号(No:3.0—8.0)基础色就已足够了。
(3).分光分析法:是一种将皮肤的薄膜直接放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来检查皮肤色调的方法,是现在正在应用的一种方法。
2
关于人种划分,现在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分三大类:高加索人种、东亚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肤色的遗传特点是人种划分的指标之一,然而在三大人种内部,肤色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高加索人种包括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伊朗人,其中欧洲人肤色最浅;东亚人种包括中亚、东亚、东南亚各国人,东南亚居民的肤色明显较深。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也常分为黑和棕两个人种,以尼格罗人种论,北非肤色相对较浅,往非洲南部去则肤色加深。大概是这么个规律吧。
印度人较难归类。那里最早的居民应该说是东亚人种,可是古高加索人种的雅利安人几千年前就侵入那里了,后来是伊朗和中亚的人群成批成批侵入那里,所以现在颇难说印度人属于东亚还是高加索人种。关于肤色和人种要注意,历史上人群迁徙和混血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欧洲的芬兰人,从语言特点考证,他们的祖先来自亚洲的东亚人种,但是现在的芬兰人,基本上反映高加索人的体貌特征。
昔日西洋学者以歧视的眼光来区分人种,将棕、黑色皮肤人种视为劣等人,来到中国以后,为了保障自己优越地位,将农民的晒黑肤色当做东亚标准肤色,而称黄种人,但基因上欧亚肤色差异不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2
人类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颗粒状或分散状)有关。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发层的细胞中及细胞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