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长城历史

什么时候建的?谁建的?什么时候修的?谁修的?等历史

临海古长城:素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古长城始建于晋,是当时的台州府城。
长城依着清山蜿蜒而进,全长6000多米,现存5000米。东起揽胜
门, 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 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矫若巨龙,雄伟
壮观,尤以北部最峻,与北京八达岭长城形神俱肖,人称
“江南八达岭”。沿途各类城堡、城门、城楼独具特色,使人觉得她是多么的雄伟,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同时,古长城又带有她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出江南
清秀、柔美的特点,更增添了她的魅力。
史载,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抗击倭寇九战九 捷。期间,戚继光与知府谭纶整修临海古城墙,创造性地
加盖了二层中空敌台、遗存之今,戚、谭随后奉调蓟州,修 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他们抽调江南三千兵士,将其在临
海筑城经验运用到明长城修建工程中。北国长城的空心 敌台,源自临海。因此,南北长城在规格、形制、构造上,共
同点颇多,实为北国长城之“师范”和“蓝本”,遂称江南长城。
《台州府志,建置》载:唐初,向东南平原扩建大城,系“唐尉迟敬德所造”。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国王钱叔为表忠诚“纳土归宋,毁各地城墙”。十三州之一的临海古城系在其列,但因其西南灵江段有防洪作用才得以保存。正因为临海古城墙有着防御和抗洪防洪的双重作用,所以古代军事家们又进入了第三阶段修筑。

临海古城在明代抗倭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会同台州知府谭纶改造了临海古城墙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后来,由于北方长城防务的需要,朝廷特将戚继光、谭纶调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继光在任蓟镇总兵时,将他在临海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增扩加强上。

庆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墙。这次修筑的城墙,其结构、防御、防洪等比前两次更趋完整;西北隅在北固山(龙顾山)上逶迤,这一段子城与大城共有,组成大城内抱子城;西南二面濒灵江,为减轻洪水的冲击,突出城墙外的墩台靠江上游方向砌成圆角(俗称马面);龙顾山上的墩台筑成二层空心敌台,有梯相通,上层为平台,台上建望楼,平台四周有齿状的垛口和射洞,可供指挥和防御的双重作用;下层为空层,可驻军和贮存武器,当年具体负责修城的苏梦龄作《新城记》,内有黄岩县令日:“陶甓(砖)虽固,犹未如石之确(牢固)也。”

1997年,临海市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进行修筑复原。修理中发现除清顺治十五年(1568年)代理知府胡文烨对部分墙体"增高三尺,垛口并三为一”外,其余都是唐、宋、明留下的遗存建筑。在南边城墙兴善门考古调查时,发现城墙断面显示: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化层十分明确清楚;唐代为泥夯土墙,高3米;宋代在唐代夯土墙上加高1米,在里外边各加砌一砖半厚的包砖;在江边段城外前砌1米高的石砌护墙;明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加高2米,里外各加砌一砖半厚的包砖,并且在结合部用条石平放拉结;清代在明代的呈外略作修补加高。西南段的城墙均在7米高左右,宽4.4米左右。

从顾景楼往前,便是江南长城最为陡峭的“百步峻”。据传由于“百步峻”一带形势过于险要,唐代大将尉迟恭指挥军民筑城到此,屡筑屡毁。正当他束手无策时,适逢大雪纷飞,次日清早起来,忽见一只梅花鹿在雪地上沿山奔过,留下足迹,尉迟将军心有所悟,即命众将士沿着梅花鹿经过的足迹疾筑,果然一举而就,故临海又有“鹿城”之称。

游临海古城墙,最佳的路线是从东湖北则的入口开始。沿东湖路北行,路基原是东城城基。后湖辟广场,穿过“雄镇东南”石牌楼,是‘百步峻”登城石阶,共198级。登临其上,返顾东湖,但见平波万顷,桥亭如画,夏秋之间,湖风扑面,令人神怡气爽,环楼四顾,处处皆景:东则高楼鳞次,一片新区气象;南瞰老城,多是古街古屋。古趣油然而生;北面环背白云之山,山间飞青叠翠,时接淡雾轻云;西眺天、仙之水.遥对波光山月。括苍雄踞于西南,灵江遥接于东海,使人心胸疏荡,眼界宽阔;折而西向,漫步城头,两边松柏苍茂,上下万木青葱,雉堞时仄时曲,岚气随至随消。

东湖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150米。湖中筑长堤两条,东西向的横堤将全湖一分为二,南曰前湖,北曰后湖。横堤东西两端各有一石拱桥跨湖岸,堤坝中段筑一小洲,曰“浣月”,“浣月洲”居全湖中心,洲中遍植樟、柏、梧、桂,高荫横云,自成绿岛。而南北走向的纵堤则将后湖又一分为东、西后湖,纵堤中段亦有一洲,曰“樵云”。浣月洲南三四十米又有一湖中洲,有九曲扶栏石桥与浣月洲相连。

临海古城墙不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而且也是台州最具人文内涵的一大游览胜迹。巍巍长城,其绝大部分横亘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间,屹立两千多年。雄关不独北国有。千百年来,祖辈先民构筑了数不清的城防设施和军事要塞,以之抵御入侵,保境安民。坚固的城防。雄伟的结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华大地上独具特色的古城文化。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遗存已经非常稀少。而浙江临海的古城墙,却是独具特色的古城墙硕果仅存者之一。

戚继光在任蓟镇总兵时,将他在临海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增扩加强上。今存蓟镇、昌镇、宣府、大同、山西等镇的长城,都是按他的规划设计加以改进增筑加强过的。为了满足他改建北方长城的需要,特抽调了曾经参加改建临海城墙的三千“江东子弟兵”充任领工、监理和技术指导。

上了百步峻,便是白云楼。白云楼是江南长城东段的最高点,楼因脚下的白云山而得名。宋时,人们又俗称临海为白云楼。往下,便是城隍庙的遗址,在遗址旁边顽强地生长着一颗有着1300多年树龄的隋代古樟,人称“枯木逢春”。隋樟虽已残躯断枝,但在那勃发的新枝上,依然是叶茂枝旺,生意盎然。

这里远可观巾山群塔,近可赏东湖毓秀。远处的巾山高百米,相传西汉道士华胥子即皇华真人曾在此山炼丹修道,历经磨练,得道升天。当华胥子驾鹤仙去时,一阵微风扑面而来,吹落了他的头巾。头巾飘然而下,化作巾山双峰,从此,这座山被称为“巾子山”,两峰之间的一块石壁上,尚留有“遗巾处”三字。

绕敌台而出,沿山而下,则是临江城墙。这里,旧有7个城门,现尚存有朝天、镇宁、兴善、靖越四个完好的城门和瓮城,雄武庄严,结构独特。江南长城俏依然临海古城更美丽江南长城与古城相匹配的儒、佛、道融为一体,使江南长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临海古长城,是个沉积感情,令人放下所有人生忧虑和功名利禄的地方。在他面前,没有什么比创造历史更伟大的了。一切的富贵荣华在他眼里,还不如一块青砖来得真实。

古城有一种淡定的力量,抗拒着现世浮华躁动,一路延伸传统文脉和历史卷轴。古城有一种沉厚、典雅、温存的东西,这种东西如麦香、如混沌的月色,弥漫着,萦绕着,仿佛渗透在空气中,让人无法抗拒。

站在临海的古长城上,看山听林涛。站在不同的位置,感受不同方向吹来的风,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山上浮云的来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譬如,戚继光与知府谭纶后来调到北方去当官了,他们从临海调过去三千多民工,修了明长城,样子就是按照临海长城而建的。所以,南方、北方的长城,形状差不了多少,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为不同。北方的长城给人以粗犷感,令人生起一股豪迈感;而南方的长城,即便也是同样粗犷,但因了南方之妩媚而给人的感觉就婉约有致了。

雍正皇帝御书的“至真妙道”在青山石壁间,显得格外肃杀,这位满清的皇帝绝对设想不到,他给了当年创造那段奇迹的人最高的褒奖,而评论他的人,却翻动着历史的折页,冷眼观看着他创造的那段历史。

古炮静静地置身那里,没有了士气高昂士兵的相伴,只有周围古树阵阵的涛声,显得有几分寂落。深褐色的炮筒在那里不屈不挠地苦苦守候了数百年,似乎一直虎视着外敌。据说,这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之一,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击败倭寇九战九捷。

坐在烽火台上,倚着城垛向外望去,苍山连绵,秋意厚重,一条江水静静地绕城而去,汇入大海,海天迷蒙,山色清朗,似是在欣赏一幅水墨丹青。

城墙,作为历史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冷兵器时代那种防卫功能早已消失。200多年的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就已经把长城视作“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的历史遗物来保存了。城墙是体量极为宏大的文物,不少的城墙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还列入了世界遗产的名录,很多城市的城墙对于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政治经济、军事防御工程技术等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巍巍的江南长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这段古长城,已不再是青砖的写真,他早已化身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力量的象征,令数以万众在心中膜拜。踏在那带着沧桑的青砖上,仿佛看到了那从远古走来,为了建筑长城而离去的民工们,他们脸上流露着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们一定是不明白,当年他们泣血筑成的卫国城墙,而今成了人们闲暇之余览胜之地。那些带着一身尘埃的将士们也绝对不会想到,当年他们用生命保卫的小城,成了谈论古今、抚摩历史之地。先人们一定无法设想到这段仅有6000多米的古长城,在无意间成了承载历史的见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2
临海古城墙,总长6000多米,至今已有1500多年。有“江南八达岭”之称。
临海城墙,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据《辞海》载: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至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所筑。
第二阶段:《台州府志,建置》载:唐初,向东南平原扩建大城,系“唐尉迟敬德所造”。
第三阶段:庆历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墙。
第四阶段: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赵汝愚整修城墙,增开兴善、镇宁、丰泰、括苍四个城门,并修崇和、靖越、朝天三个旧城门,增筑月城(瓮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城门顶与城门楼底层之间开空洞,上装活动暗板,战时掀开暗板投掷巨石打击进攻城门之敌,并能快速堵住城门。这种特别的结构,在全国属罕见。至此,临海城墙的范围和城墙的建筑结构风格形式定型于宋朝。
第五阶段;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继光与谭纶一起带领将士大修城墙 1997年,临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旅游事业开发,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由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进行修筑复原。他们发现除清顺治十五年(1568年)代理知府胡文烨对部分墙体"增高三尺,垛口并三为一”外,其余都是唐、宋、明留下的遗存建筑。在南边城墙兴善门考古调查时,发现城墙断面显示: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化层十分明确清楚;唐代为泥夯土墙,高3米;宋代在唐代夯土墙上加高1米,在里外边各加砌一砖半厚的包砖;在江边段城外前砌1米高的石砌护墙;明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加高2米,里外各加砌一砖半厚的包砖,并且在结合部用条石平放拉结;清代在明代的呈外略作修补加高。西南段的城墙均在7米高左右,宽4.4米左右:而在龙顾山段逶迤的城墙,高度一般在3到5米,宽度在3到4米不等的不同级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7
 临海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 ,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目前所知尚属孤例。由于城墙的抗洪作用,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曾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临海古城,在明代抗倭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会同台州知府谭纶改造了临海古城墙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后来,由于北方长城防务的需要,朝廷特将戚继光、谭纶调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继光在任蓟镇总兵时,将他在临海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增扩加强上。今存蓟镇、昌镇、宣府、大同、山西等镇的长城,都是按他的规划设计加以改进增筑加强过的。为了满足他改建北方长城的需要,特抽调了曾经参加改建临海城墙的三千“江东子弟兵”充任领工、监理和技术指导。
  现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天津黄崖关、河北山海关附近的老龙头、角山等处长城的雄姿,均是经戚继光改进之后所留下来的。可以说,临海古城墙堪称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第3个回答  2010-02-06
  【基本概况】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文化发达,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和大批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自唐广文博士郑虔来台州开办学馆、启蒙教化之后,民重耕读,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在历代科举中,出过3位状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进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达217人。
  清光绪年间,建有中学堂2所,高等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30所。历经漫长岁月的风雨沧桑,临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古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谭纶画像、戚继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涌泉、溪口古窑址群、郑虔墓、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等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珊瑚岩群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多功能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资源丰富,有铅、锌、铜、氟石、蜡石、珍珠岩、萤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岗岩、玄武岩等矿藏,盛产木材、柑橘、茶叶、蚕茧、中药等经济作物,还有黄鱼、大黄鱼、墨鱼、鲳鱼、鳓鱼、石斑鱼、鳗鱼、梭子蟹等海鲜产品,向称“鱼米之乡,柑橘之县”,列为全国林业基地县和茶叶基地县。工业生产逐步形成以摩托车、纽扣、化工、彩灯、眼镜、汽车配件等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和骨干产业链。风景名胜繁多,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迅速。
  临海是浙江东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属沿海经济开放区。服装、机电、化工、建材、轻纺、食品饮料成为主要产业,并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轨道,规模效益开始显现。杜桥眼镜市场成为全国四大眼镜市场之一。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6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0%;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0.7亿元和16.1亿元,增长15.2%和1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增长19.3%,其中工业性投资71.1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252元和8739元,增长8.6%和11.8%。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建立了38个总面积达668公顷的农业示范园区和高产示范园区,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产、畜牧、兔业、茶叶、笋竹等七大系列为主的农业经济产业链。名、优、特产项目数以百计,“临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别成为全国、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杨梅、枇杷、栗子等五大名果。全市1994年实现荒山绿化。总库容2.025亿立方米的牛头山水库通过省级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内外交通方便,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临甬(临海至宁波)、临金(临海至金华)两条省道纵横交错,全市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公路网,直达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0多个城市。水路运输有红光深水码头和对外开放的液化气专用码头,内外轮可通过海门港连接上海、大连、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路桥机场距临海市区50余公里,可谓水、陆、空交通俱备。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达10万余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0.62%。顺利通过全国第二批电气化(县)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县)市建设项目验收。
  引人注目的古城墙修复工程、涌泉寺、三峰寺等旅游景点建设基本完工,形成了临海观光旅游热线。现有大专院校1所,中小学616所,教育工作高标准地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业目标管理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临海属瓯地,春秋时属越地,战国时属楚。
  秦统一六国后,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县,设县治于章安,属会稽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称章安县。
  三国吴大帝时建临海县(以临海山得名)、临海郡(治章安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属处州。
  十一年(591年)移县治于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自唐至清,临海历来为台州路、台州府治所。
  民国初,废府存县,属会稽道。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先后属第六、第七行政督察专署管辖。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临海,建立县人民政府。
  1981年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
  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海县建制,设立临海市,是台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迁台州行署至椒江,设立台州市。临海市由台州市代管。

  【风土人情】
  早年,在我们的古城区内,有一个“水龙会”,水龙很多,都藏在城区各处的庙里,清河庙、鱼棚庙、玄帝庙、崔王庙都有,每年不管外面有没有发生情况,都雷打不动地照例出来聚会活动一次,比试一下本领的高低,在那些藏着水龙的庙里的漆黑木栅大门上,都显赫地写着“太平公所”四个大字。这就是一支由强壮的年青人组成的业余的救火队伍,义务地担负着城区及近郊各处救火职责。水龙就是一台人工操作的抽水机,水龙头就是一支喷水的水枪,为了给人们有常备不懈的警觉感,水龙的浑身上下都漆着火红的颜色;除了水龙还有很多的提水桶,这提水桶与平常用的提水桶不同,一只只半圆桶体的形状平稳整齐地挂在墙壁上(使用时拿下使用),那浑身火红颜色的半圆桶体的桶面上,一只只都写着“太平桶”三字。
  水龙会每年一次聚会活动,选择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各庙里的水龙全部聚集在一起,喷射用柴草高叠起来伪装的敌情(火堆),年轻的小伙子头戴藤帽,脚打绑腿,动作迅速争先恐后争着要最先喷水,水龙是双缸体的压力抽水机,两边均有粗大的压杆,需要七八个人一起进行上下挤压,挤压越快,水压越高,水压越高才会射得有力射得远射得准。这么多水龙,小伙子们个个奋不顾身拼命地上下挤压,水龙喷水,在空中交织成密密的水网,蔚为壮观,水直射到火堆上,发出嗤啦啦的响声,博得了围观群众的一阵阵欢呼。小伙子们惊人突出的表现,还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和倾慕,老年人古风依旧,笑眯眯地点划着谈论着现场的情景及自己当年的风采。水龙会的活动都在八九月份的时节举行,其实这是对水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的一次实地检验及人们对水龙的实际熟练操的一次观摩演习。早年年关前后一般是居民发生火灾的多发时期,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活动,实际上就是为居民在年关时期万一发生火灾的一个事先的准备工作,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在早年古城内的街坊巷间的空凹处,时常会发现筑有半人高的水池,上面盖上石板以防小孩掉下去,这就是为“水龙会”。准备用的水池,叫"太平池",如果一发生情况,随时可打开使用。
  现在,“水龙会”随着历史时代发展已经消失了,但是它在对古城早年的消防方面的作用还是功不可没的。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临海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1982年该市乡镇组织最早实践探索创办股份制企业。目前,临海经济正迅速转向现代工业型,处于台州市区域经济北翼中心的地位。临海发展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政策完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素质较高。临海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省委作出“港航强省”、打造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部署后,临海审时度势,积极启动头门港的开发建设,这将引领我市经济实现从内陆时代向陆海联动时代的战略性转变。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6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0%;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30.7亿元和16.1亿元,增长15.2%和1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增长19.3%,其中工业性投资71.1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252元和8739元,增长8.6%和11.8%。临海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开发区第14位,东部区块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西部道口经济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沿灵江产业带发展迅速。注重可持续发展,重抓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实际利用外资居台州市第一位。同时,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临亚”、“彪马”、“盈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我市成为中国唯一的优质柑橘基地重点县(市)。
  农业:临海是浙江省小康县市。临海无核蜜桔生产居浙江首位,“临海宫川”牌、“岩鱼头”牌柑桔是名牌产品。杨梅、枇杷、水蜜桃、葡萄等果品也量大质优。临海是中国茶叶基地,古代贡品“临海蟠毫”现为中国名茶。2001年中国农业博览会上,临海的羊岩勾青、临海蟠毫、西兰花、临海蜜桔、聚丙烯绳索绳缆等5个农产品再次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78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的有12家,销售收入达4.2亿元。
  工业:有机械电子、建筑材料、医药化工、工艺美术和旅游用品等主导产业。建筑材料、旅游用品、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增长速度强劲。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1家。伟星集团已通过股票上市辅导期验收,德仁竹木、华海药业进入股票上市辅导期。临海还拥有亚洲最大的纽扣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眼镜产销地。集装箱底板、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等产品的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微型汽车生产填补省内空白。
  建筑材料:浙江德仁集团为中国复合板生产行业最大企业。
  医药化工:浙江华海药业集团为省级企业集团。
  第三产业:临海的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和桃渚古城,国家AAAA级江南长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及众多省级旅游度假区。
  园区建设:省级临海经济开发区和市级四大工业园区规划已全面完成编制,其中沿海工业园区已列入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规划面积从4平方公里扩大到20.7平方公里。
  对外经济:伟星集团、台州立发、春和公司、德仁集团等分别在美国、中东、香港、印尼等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第4个回答  2013-11-07
临海古长城  始建于晋,成于唐;北枕龙固,南接巾子。灵江汇永安、始丰之水绕城而过。城倚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独具特色。尤以北部最峻,倚山就势,曲折逶迤,犹如蛟龙飞舞,人称“江南八达岭”。两山相峙,两水相依,群城群塔,构成古城独特的风格。古城除用于防御外,还兼具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别具一格。城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