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论文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30
人类的感情是奇妙的,人类的关系是复杂的。亲子关系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早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关系。亲情也是最为复杂和难以捉摸的感情。正常的亲情是美好的幸福的,而不正常的亲情是病态的痛苦的。
儿童在3—6岁的时期,在心理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在心理学上称为“俄狄浦斯情结”。表现为,男孩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希望取代父母中的同性,从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亲密关系。多数常见情形则是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不愿分离,这在有些孩子长时间不愿上幼儿园时的哭闹声中已充分表现了出来。当然,多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育的成熟,这种“俄狄浦斯情结”会慢慢淡化,在青春期之前最终会转为对父母的正常情感依赖。
爱子是一切动物的天性,在人类表现尤为特殊而复杂。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心理上,由子女是从属于“我的”到渐渐变成或承认子女是独立于自己的个体。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父母对子女爱恋,在子女成长的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然而,终将要有一个正常的范畴和归属。心理学认为,这种关系中的彼此双方要有一个正常的或称为健康的依赖,过度的依赖不利于双方的成长,有时会发展为病态的亲子关系,从而给双方都带来难以言尽的痛苦。
案例一:有这样一个男生,他直到上初中时仍要每天与母亲同睡一张床,为此,同学经常取笑他。初二后,男生已长到175cm的身高,这时妈妈才意识到儿子长大了,才开始拒绝儿子和自己同睡一张床,但为时已晚,男生对母亲的依赖已严重到病态,自己不能控制,为此,每晚要与妈妈争吵,不能和母亲睡在一起,就整晚睡不好,他就哭闹,第二天无法上课,这样一直持续到初三,原本成绩很好的他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高二的时候,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了将近1年的治疗后才慢慢改善。
案例二:有一位母亲,在女儿10岁时与丈夫离婚后成为单亲家庭,母亲把女儿当成自己生命的惟一和和生活的全部,把自己的一切情感都放在女儿身上,母女相依为命。女儿考大学,母亲坚决不让女儿报外地高校的志愿,大学毕业后又不让女儿恋爱,直到女儿都28岁了,才谈了男朋友,相恋2年多,母亲就是不同意女儿结婚,在亲朋好友的再三劝说下,总算同意女儿结婚了,但从此,这位母亲脸上就再也没有了笑容,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女儿为此也非常矛盾痛苦。
案例三:媒体报道,2010年1月7日下午5时10分左右,珠海市细雨霏霏,寒气袭人,气温只有10摄氏度。珠海某高中的校门口,又如期出现了学生和家长“幸福交接”的场面,为子女送饭的父母有数十人之多。在珠海的其他高中学校也有相同的情形,媒体称为“送饭饭”现象。
“送饭饭”现象的原因故然是多种多样的,虽然这种现象也只发生在少数家庭中,但“送饭饭”现象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出当前父母与子女或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情况。这在每年9月大学新生入学之际的情形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近些年来,每年9月时,在全国许多重点高校周边的宾馆旅店都要客满1个多月,大都是外地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后久久不愿回家或不能回家,有的陪读1—2个月,个别的甚至要陪上1个学期。这些当事人中既有子女对父母的过度依恋(赖),也有父母对子女的分离焦虑(痛苦)。
当前,我国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空巢”家庭也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中年人子女上学后或工作后就成了“空巢”家庭。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人生的旅程中,在父母和子女的亲子关系中,分离和团聚同样重要,甚至分离比团聚更为重要,因为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婴儿呱呱落地,这就意谓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分离,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分离,这主要是生理的分离。以后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要一次次与父母进行分离,这一次次分离主要是心理上的分离,最后,人们终将彻底离开家。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并会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人们又会有自己的孩子,再以后,人们又要与自己的孩子分离,并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接受分离。
所以,分离和团聚一样,也是一种爱,同等重要的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让一个人成长成熟,成为一个自立自爱并爱他的人。当然,分离是痛苦的,分离会产生焦虑,但分离是成长的需要是成熟的需要,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和成熟。
亲子关系是人生的第一关系,但不是家庭中的第一关系,家庭中永远要以夫妻关系为第一关系,这样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有和谐的夫妻关系,才能造就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是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基本模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小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只有家庭的和谐,才能有社会的和谐。
让男孩长成男人,让女孩长成女人。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普天下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儿童的心理成长时期,特别是在3—6岁的时候。心理学家建议: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父母间彼此的爱则更为重要。妻子要明白:丈夫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子女不是;丈夫也要明白:妻子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儿女不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一旦有了孩子,夫妻常常把对配偶的爱全都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爱情的升华。表面是一切为了孩子,其实是当父母的过于“自恋”的一种表现,把对自己的爱全都投射到子女并常常出现“溺爱”而矣。
让男孩长成男人,让女孩长成女人。要让孩子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男孩要多和父亲在一起,女孩要多和母亲在一起,这是孩子3—6岁时的最好亲子教育模式。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父母间彼此的爱则更为重要。让儿子懂得:爸爸才是妈妈的最爱,自己不是;让女儿懂得:妈妈才是爸爸的最爱,自己不是;让子女懂得:自己是爸爸和妈妈相爱的结晶,是爸爸妈妈共同的亲骨肉。等到孩子再长大些时父母则要鼓励孩子多和同性伙伴交往,逐渐完成孩子性别角色认同的社会化。
让男孩长成男人,让女孩长成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和第一责任人。首先是父母自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的认同。有些父母自己就缺乏对子女的性别角色认同,以至于孩子到了5、6岁甚至8、9岁时,还在把男孩当女孩养或把女孩当男孩养。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的惟一,家庭不能以孩子为中心,家庭是港湾但不是航程。子女不仅属于家庭,更是属于社会,属于未来。这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更要引以注意。
望子成龙也好,望女成凤也罢。普天下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将来能够自立利他幸福生活;都希望亲情是最美好的情感。
加拿大心理学家柏恩于1964年提出了著名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和人格结构分析理论。
柏恩认为人类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即“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儿童”心态构成。简写为P心态、A心态和C心态,整个理论也简称为PAC理论。
每一种心态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父母心态有权威、主观的一面,也有关心、爱护的一面;成人心态有客观、理智的一面,也有刻板、冷漠的一面;儿童心态有幼稚、冲突的一面,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场合,及时进行心态转换。如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应用成人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理智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在生活过程中,家长则应用父母的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关心孩子的起居、爱护孩子;在休闲娱乐过程中,家长则应该以儿童心态,融入孩子当中作他们的伙伴。孩子长大了上中学了,则要多放手,多指导,多交流。
适时地运用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家庭教育的各种目标。如果家长总将自己的心态放在成人心态上不变,那么,孩子对你会敬而远之;如果家长总是父母的心态,孩子处处被管、被照顾,则出现厌烦和逃避的心态;如果家长总是儿童心态,时间长了威信也就没了。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心态失衡。同时还要培养孩子人格个性中P、A、C三种成分在人际交往中的合理转换和适时调整能力。
培养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不断努力。人们常常认为是父母塑造着孩子,孩子却不能塑造父母。然而,发展心理学家早已发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孩子在父母的养育下成长成熟,父母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继续在心理上进一步成长和成熟。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平等和尊重;2、开放和真诚;3、关心和体贴;4、安全感和信任。
第2个回答  2017-09-30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家庭和学校关系的桥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两者之间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作到以下几点:一、不断提高理论认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协调与调动来自家长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二、营造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当今社会,不良诱因、教师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当、家庭情况的差异等导致出现了家校关系的紧张局面,班主任应严格遵守师德规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营造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把工作做细、做实,取得家长的信任。三、讲究形式和方法。(1)、进行家庭访问。这是班主任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家访要尊重家长,要正确地反映学生实际,切忌不能搞“告状式”家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介绍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使家长能与学校协调一致的教育好子女。当前,由于通讯条件好,有的班主任用电话联系的方式代替家访,这是不恰当的,应深入走进学生的家庭,实在地掌握第一手资料。(2)举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听课,使广大家长深入课堂,深入到学生中去,听课、评课、了解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好多家长拿起孩子的书本开始犯疑,不知如何辅导学生的学习,举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将有力的解决这一难题。(3)参与“学生评价”。新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评价,请家长参与对学生日常的、阶段性的学习、习惯、行为等的评价,既可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包括学业、活动等)任务,又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我在举行了“感恩主题班会”活动后,请学生回家问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唱支歌……请家长写活动感言,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评价。(4)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以及小学的培养目标;介绍学校和班级以及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达到相互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宣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宣讲新的人生观、育人观,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转变观念,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举家教经验交流活动,请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现身说法,交流他们成功的教子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5)举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帮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及学习发展变化规律,让家长从成功的家教范例中总结经验,寻求方法,从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以便统一认识,制定统一的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最后,班主任要协调社会进行教育。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既存在着真善美、又存在着假丑恶。学生的鉴别能力还不成熟,很容易被侵蚀而坠落,班级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教育,协调各方面力量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抵御多种落后、腐朽的思想对学生的侵蚀。
第3个回答  2018-09-04
这个个人觉得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着手,找一些(心理学进展)这类的范文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