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在何时基本定型?

如题所述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
  古代农业图册
  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古代农业图册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23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
  古代农业图册
  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古代农业图册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求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16
古代农业在何时基本定型?

春秋战国出现铁质农具,
我国传统的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形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23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业起源地之一。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荒地,用石刀收割庄稼,已经形成较系统的农业耕作模式。
原始社会时期,河姆渡原始居民培植了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培植了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商周时期,后世所说的“五谷”已齐备;并知道选种。
张骞通西域后,农作物新品种不断传入。唐朝时传入许多新品种,多从西域传入;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全国盛行饮茶之风。
宋朝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明显增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流传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种植也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表明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明朝时,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清代不断推广;明朝还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有“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等伟大贡献,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2)科技含量低。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