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用来描述混凝土受力的各种应力和变形关系的几种本构模型的特点

如题所述

答:当前用来描述混凝土受力的各种应力和变形关系的有线弹性理论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内时理论模型、断裂力学模型、损伤力学模型、组合模型七种本构模型。
(1)线弹性理论模型特点:是一种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力学模型,线弹性材料本构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即应力应变在加卸载时呈线性关系,卸载后材料无残余应变。当混凝土材料的应力水平较低时,按该模型计算应力应变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2)非线性弹性模型特点:本构关系中应力和应变不再保持正比,但在满足一定要求的条件下仍有一一对应关系。卸载后没有残余变形,应力状态唯一取决于应变状态,而与加载历史无关。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在单调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概念简单、形式简明,计算选用参数源自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度较高等优点。
(3)弹塑性模型特点:反映材料的塑性变形。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应力一应变下降段(软化)曲线,建立了应变空间的塑性本构关系,并构造了不同的混凝土应变松弛面(相对于应力空间的破坏包络面)和相应的势能函数,以反映混凝土卸载的残余应变、刚度退化等特性。
(4)内时理论模型特点:采用非弹性变形逐渐积累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所谓“内蕴时(intrinsic time)”或“变形”作为一个内变量来建立本构关系。
(5)断裂力学模型特点:是具有切口敏感性需要存在初始宏观裂纹,且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超过断裂韧度时就会迅速失稳扩展造成破坏。混凝土裂缝尖端呈梨型树状破碎区,并影响裂纹前缘附近区域的应力、应变分布。
(6)损伤力学模型特点: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缺陷会不断扩展和合并,形成宏观裂纹。裂纹继续扩展,最终可能导致构件或结构的断裂破坏。
(7)组合模型特点:根据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其结构特征与受力特点,其可能发生的应力应变状态,从以上六种模型中合理地选用一种或几种本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4
双向受压的情况下,侧向的压力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可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
第2个回答  2010-06-04
到我QQ说:61036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