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和都江堰在目的上及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他们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郑国渠在修建上有什么值得称颂的优点

如题所述

一、郑国渠和都江堰在目的上及作用上的区别:

1、政治目的不同:

战国末年,秦韩为邻,秦国虎视天下,意在吞并六国。韩国为避免首先先被灭,因此要阻止秦国的东进,所以这个修郑国渠实际上是韩国的战略,就是希望把秦国的人力物力都引向修郑国渠修水利工程。避免让韩首先灭亡的命运,这是韩国当时的战略意图。都江堰旨在防洪灌溉的作用。

2、作用地区不同:

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3、政治影响不同:

郑国渠工程竣工后秦国根基进一步稳固,国力大增,郑国渠修建成功后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二、共同点:

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建成富庶粮仓,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郑国渠,也在2200余年的岁月里,滋润着干旱的关中平原,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三、郑国渠的相关优点:

1、郑国渠达到灌水、肥田、改良盐碱地一举三得,这是我国农田灌溉技术上的创举。

2、据史料记载郑国渠的干渠长度有300里,宽度约20米,深度有十几米,再加上支渠和毛细渠道等从而导致郑国渠的工程量非常庞大,可以说郑国渠工程不逊于秦代的长城。

扩展资料:

郑国渠的输水技术的先进性:

郑国渠的渠道沿渭北山系向东蜿蜒,为了追求最大的灌溉效益,渠道修得很高,渠挖得很深。在这个引水过程中,郑国渠接收了渭北地区山间的河水,比如浊峪河、清峪河、石川河的水,把这些客水也纳入到渠道中,增加了渠道的灌溉能力。

在不用灌溉的季节,郑国渠还有退水系统,将水退回到河流,避免了渠水对河道的冲刷。郑国渠采取了自流灌溉的原理,由总渠分水到支渠,由支渠分水到毛渠,每个分水口它都有闸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斗门,那么这些斗门可以有效地控制水量,达到适时灌溉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郑国渠富秦地泽后世——陕西古今水利工程观察之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郑国渠沿用两千余年润泽关中145万亩良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熊猫、都江堰实力圈粉外国友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就是依靠郑国渠、都江堰等大型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为强大秦帝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都江堰”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水患,又灌溉农田三百多万亩,使巴蜀成为秦国南部的重要粮仓,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后来秦国又在陕西关中,即秦的京都咸阳附近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灌溉农田四万多公顷,使关中的旱田变为水浇地,关中从此成为“八百里秦川”。秦汉隋唐等朝代以关中为根据地和大本营,与“郑国渠”的修建不无关系。“郑国渠”的建成正如《史记河渠书》所记载的“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正是这项“为秦建万世之功”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为实现由秦统一天下准备了物质条件。虽然秦国的强大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除了秦的统治者雄才大略、奖励耕战的政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气魄外,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带动和促成了秦国的强大和崛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郑国渠、都江堰那样的大型工程,秦国就不会有丰富的粮食储备,也不会有统一六国的最后结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