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计算公式

我想知道算土方量的公式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棱台形公式算?还是多可以用棱台形公式算。

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
土方量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数据之一,是采用人工挖掘时组织劳动力或采用机械施工时计算机械台班和工期的依据。土方量的计算要尽量准确。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
土方量计算方法是:以相邻两个横断面之间距为计算单位,即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横断面上路基的面积和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土方量的计算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9

挖基槽(地沟)

① 不放坡时:V挖=L×(B+2C)×H

② 有放坡时:V挖=L×(B+2C+KH)×H

挖基(地)坑

① 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

② 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

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

③k为放坡系数。放坡宽度b与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间是正切函数关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类别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难看出,放坡系数就是根据tana来确定的 。

扩展资料:

基槽横断面的形式:分放坡与不放坡进行计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

根据土的性质、开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确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宽度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即KH。

为保证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宽度应在基础宽度的基础上增加工作面宽度2C。

在对土方量进行计算时,要考虑到地形特征、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达到最优的目的。

在较为平坦的平原区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场地,宜采用方格网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的数据量小,计算速度快,省却了DTM法庞大的数据存储量。

在狭长地带,比如公路、渠道、沟道等,则适宜使用断面法进行计算士方量。

在地形起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一些山区,则需要用到DTM的计算方法。但是也要考虑到图件本身数据量和数据储存等问题。

在精度要求不高、地形简单的区域可选择平均高程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方量计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19

一、土方量的公式均可以用棱台形公式计算,具体为:

棱台形公式

在测区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间距等分场地,场地被划分为无数相互平行的截面。然后根据设计高程值,计算两条截面间所围土方的体积,最后将各个断面所围体积进行相加,得出最后的土方量。单个截面所围体积计算公式为:V=(S+M)h/2。

二、土方计算公式有:

1、方格网法

该方法将场区划分为若干正方形网格,边长可以取为5,10,20m等。在格网点测定四个点位的高程值,每一格网按照四角高程的平均值取为最终的计算值,用该计算值与设计值的差值作为填挖方的高差值。该方格网的土方量为:V=H*a*a

2、等高线法

利用地形图中的等高线计算测区范围内等高线所围的面积,如果将两等高线之间所夹体积近似为台体体积,则第i分层的体积为:V=(S+M)h/2。

3、DTM法

DTM法计算土方量就是利用地面采集的离散高程点按照一定的构网规则来形成空间三角网结构模型,然后按照三棱柱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三棱柱的体积,最后累加获得所有三棱柱的体积,即为所求得的土方量。

4、棱台形公式

在测区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间距等分场地,场地被划分为无数相互平行的截面。然后根据设计高程值,计算两条截面间所围土方的体积,最后将各个断面所围体积进行相加,得出最后的土方量。单个截面所围体积计算公式为:V=(S+M)h/2。

拓展资料

工程量必须具备:

1、原始地貌平面图。即为你所说的“现场原地形图”。(设计单位、或地质勘测单位、或当地测绘局提供)图中必须标注等高线、高程(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的高程和房屋相对高程)、角点坐标。

2、成型后地形图或平面图。(平场后的地形图)图中必须标注成型后高程(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的高程和房屋相对高程)、平场面积、各个角点的坐标。

3、土石方计算图。采用的方格网法,则提供方格网图;采用的断面法,则提供完全的断面图。

4、土石方工程量统计表(含计算表)直接按照房建上定义的相对标高进行计算。。如果关系处理不到位,别的单位(监理、设计、业主或审计)肯定会找你麻烦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方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29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 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 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拓展资料:

土方是指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有时也简称土方。也指民间流行的药方。也是古部族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土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20

独立基础适用棱台形计算公式,V=[A*B+(A+a)(B+b)+a*b]*H/6     A,B为下底面边长 a、b为上底面边长 H为高度

其他适用情况如下:

一、人工平整场地适用:

S=S底+2*L外+16

二、 挖沟槽适用: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 挖基坑(放坡)适用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拓展资料:

一般计算

在如图中,A1和A2为相邻的横断面上路基的面积,L为A1和A2之间的距离,则二横断面间的土方量可近似地计算为:

计算中A1和A2可在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上用求积仪或解析法等方法求得,L可从里程桩间距求得。

参考资料:

土方量计算—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