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曾说《边城》有“隐伏的悲痛”。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希望熟悉这篇小说的人能给我一些信息。谢谢啦

尽管作者淡化了翠翠爱情的失败的悲剧性和老艄公去世所带来的悲剧性,但悲哀的而充满无限期待的结尾实际上包涵着作者沈从文对传统的符合人性的农耕文明即将消失的无尽的隐忧

疏离了政治,远别着丑恶的都市文化,沈从文在湘西营造着爱与美的天地,潜心于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 的人生之常。从表面上看,《边城》中展现的是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图,翠翠代表着完美的“人生形式”,但是,正如汪曾祺所言:“《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8] 在风雨如磐的30年代,神州大地无处不在大动荡的巨变之中,虽然沈从文力图回避时代主潮,但时代的焦灼感不可能不萦绕着他;即便是湘西环境闭塞,尚能自处,但依然抵挡不住社会的巨变。沈从文在倾心营造理想的人生形式时,清醒地意识到了现代世界的喧扰和威胁:“‘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湘西在变化中现出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3](p2) 兵乱中的屠戮,穷困中的愚昧都导致了那里的人民对自我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无力把握,这在沈从文众多作品如《柏子》、《丈夫》、《萧萧》中都有所体现。而《边城》之后的长篇小说《长河》更是描绘出湘西农村正直朴素的人情美、人性爱在都市文明冲击下无可奈何的瓦解和丧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9
兄弟俩爱上同一个姑娘,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出船遇难了。 而弟弟也远走他乡了。小姑娘的爷爷过世了,她只能孤独地等侯着等弟弟回来,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孤独要持续多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1
关于传统文化(楚文化)面对现代文化冲击的矛盾,以及某种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隐忧。
推荐一篇文章:《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
http://tieba.baidu.com/f?kz=505243722
第3个回答  2010-05-14
在一个充斥着动乱的社会,一个女子默默等着那个在深夜为她歌唱的男子,岳云。越过茶峒的那一片云端,就永远留下了无尽的等待。没有期限的等待,可是悲哀的是她却一直不知道,那个人或许已经消失在了人世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