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后备役老兵

后备役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时候才会出来

二战前期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德军发动的战术理念是将装甲部队单独编队使用,空中的战机和地面坦克协同作战,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进攻方式,充分运用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对方的主力部队进行切割,包围。这种战术由古德里安发明,名为“闪击战术”也称为“闪电战”。

一开始由于整个欧洲的陆军对这种战术并不熟悉,他们还停留在一战时候的战术理念当中,他们以为通过一些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德军打升级版的堑壕战就可以把德国拖死。结果法国、波兰,还有北非的英军面对这样的全新战术毫无招架之力,完全被打懵了。

再到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时,德军不宣而战,偷袭了苏联的机场,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面对强大的闪电战,苏军更是难以招架。

而后来随着欧洲这些国家慢慢熟悉了德军的战术风格,并且在重大的战略问题上希特勒屡出昏招,尤其是在几乎兵临城下的时候没有选择一鼓作气拿下莫斯科,而是选择了分兵去进攻基辅,错过了在冬季之前占领莫斯科的最佳时机。

苏联百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成为了苏军最大的帮手,也成为了德军最大的敌人,在严寒的天气下德军准备不足,枪械拉不开栓,坦克的履带也冻的走不了路。另外,德军孤军深入,且在后期陷入多线作战,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跟不上,许多德军士兵连冬天的棉衣都等不来,坦克连油供应不上。

而苏军主场作战,且有美国源源不断的援助来进行输血,最后活活把德军给耗死了,其实在东线战场上德军哪怕是在被动转入防守的阶段面对苏军仍然可以用更少的代价换取更多的战损比。

苏军每攻下一个要塞都要付出比德军伤亡更惨重的代价,但是苏军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且有美国输血,战略物资和装备源源不断,而德军补给完全跟不上了,跟苏军换兵也换不起了。并且西线盟军从诺曼底登陆,也就加快了德军灭亡的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0
后备役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预备役。 为使预备役人员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训练。有的国家称“军外训练”或“后备役训练”。通常分为预备役军官训练、预备役士兵训练。目的是为战时储备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 预备役训练始于普鲁士。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把军队区分为常备军和后备军。第一类后备军每两年参加1个月的操练,第二类后备军平时不进行训练。随后,奥匈帝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国也相继建立预备役训练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了储备大量后备兵员,对适龄公民广泛进行预备役训练。 1984年 5月31日,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确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法明确规定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分为预备役士兵训练和预备役军官训练。预备役士兵训练在民兵组织中进行,或者单独进行。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在18~20岁期间,进行30~40天的军事训练,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和后勤等专业技术民兵的训练时间适当延长。服过现役和受过军事训练的基干民兵的复习训练,普通民兵和未编入民兵组织的预备役士兵的军事训练,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进行。预备役军官在服预备役期间,参加3至6个月的军事训练。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在国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人民武装部门组织实施。兵役法还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进行基本军事训练,适合担任军官职务者,再进行预备役军官训练。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由教育部、国防部负责。 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军队都设有后备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0
是经过战斗训练,没有编入战斗序列里的士兵
在战争中出现伤亡缺员了补充进入正式部队 或加入新增部队中
第3个回答  2010-05-10
预备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