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原文
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于是,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了,上面写着:“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换了,上面写着:“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变化。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变化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猜一动物)
师:从这则谜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蜘蛛有什么特长?(织网)有一天,蜘蛛要利用它这个特长开一家商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蜘蛛开店》(板书课题,强调“店”的笔画顺序)
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
(2)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4)过渡:字词我们已经认识了,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蜘蛛先后开了哪些店?来的顾客都是谁?最后结果怎样?
(5)生反馈
3、细读课文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a)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b)指导朗读。
(2)蜘蛛要卖什么呢?为什么要卖这些东西?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a)①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②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③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b)指导朗读。
(3)过渡:蜘蛛决定了要卖的商品,它是怎么写招牌的?
(a)课件出示:“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b)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蜘蛛,你会怎么写招牌?
4、过渡:招牌写好了,都来了哪些顾客呢?
河马——嘴巴大
长颈鹿——脖子长
蜈蚣—伍哗—多脚
5、过渡:蜘蛛把开店想得很容易,来的顾客又这么特殊,它肯定要吃大苦头了?从文中找出蜘蛛纺织结果的句子读一读。
(1)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2)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3)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4)指导朗读。
6、小练笔: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7、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蜘蛛说些什么?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蜘蛛开店》教学反思
《蜘蛛开店》是一篇童话故事,蜘蛛因为寂寞、无聊,想开一家编织店,可他却害怕困难,专挑一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口罩、围巾、袜子来编织,结果每次都遇到让他头疼的顾客,最后吓得他直接逃回家里去了。
在生字教学方面,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在语境中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如:通过做动作来记住“蹲”;通过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来理解“寂寞”;结合生活经验来识记“店”;通过字形溯源认识“罩”“编”,等等。
写字教学方面,我通过“决定、商店”这四个字,重点指导撇的写法,在不同字里写法不同,有长撇、短撇、竖撇。
指导朗读,我主要抓住蜘蛛开店的原因、蜘蛛的招牌、三位顾客特点,这几处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从字到词,再到句子的朗读,让孩子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读句子,开心的读、惊讶的读、害怕的读。
本节课还有一项教学目标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个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这一课中,我引导孩子借助思维导图讲故事,依托孩子已有的基础,指导孩子借助提示,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课前故事里我就有意渗透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以及稍带让学生尝试简单的重复类的续编故事。在揭示课题时,我提示孩子可以按谁在干什么这种方式去给童话故事取名字,为以后的编童话打下基础。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梳理故事内容,找出关键词语,完成思维导图,再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整个故事讲得完整,再试着加上表情、动作、加上自己的话把故事说的生动。为下节课的“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扶”的过多,“放”的不够,在引导孩子借助思维导图讲故事部分,应再“放”一点,让孩子更充分的完成讲故事这一环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