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测量该如何测,如何计算?

如题所述

1.工程量测量通常就是横断面测量,将一断面上地面变坡点测出并绘制断面图来计算工程量。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网格法柱状计算等其它方法,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2.边线放样测量的坐标计算

一般情况下先在断面上一找一个大大概的距离计算坐标并放样,完成后测该点高程,之后再根据该高程按设计坡比计算正确的该高程对应的到中桩的距离,计算坐标,重新放样,再测高程,再计算,反复三到四次一般能控制放样点的误差在10cm以内。

扩展资料:

方计算的基本原理

土方计算的基础数据是DEM 数据,它是以离散的数字表达形式,将地面均匀网格的高程数据按照有序数值阵列形式组织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表达地面高低起伏的一种数据模型。

土方量计算时主要是对同一地块填充(或开挖)前后填方量(或挖方量)的计算,以获取地面物质体积差, 其计算基础是:

①掌握挖填前后土壤压实系数ꎬ获得体积变化倍数;

②掌握挖填充前后起伏情况,获得挖填平衡变化信息。

土壤的容重 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kg/m3,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在土方施工中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类,所以施工中施工技术和定额应根据具体的土壤类别来制定 。

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土壤的自然倾斜角,以厩表示。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使工程稳定,其边坡坡度数值应参考相应土壤的自然倾斜角的数值,土壤自然倾斜角还受到其含水量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方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有时也简称土方。

土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

体积估算
在建筑过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设计地形,经常会碰到一些类似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的地形单体。这些地形单体的体积可用相近的几何体体积公式来计算,此法简便,但精度较差,多用于估算。

断面法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
分别计算
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v=(s1+s2)*l/2
当S1=S2时
V=S*L
此法的计算精度取决于截取断面的数量,多则精,少则粗。
断面法根据其取断面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或等高面法)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断面法。以下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
(一)垂直断面法
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公式(1—7)虽然简便,但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
v=L*(S1+S2+S3)/6
式中 S——中间断面面积。
S。的面积有两种求法:
(1) 用求棱台中截面面积公式:
(2)用S1及S2各相应边的算术平均值求S。的面积。
例:设有一土堤,计算段两端断面呈梯形,二断面之间的距离为60m,试比较用算术平均法和拟棱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
先求Sl、S2面积
(二)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
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线取断面,等高距即为两相邻断面的高,计算方法同断面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不知你说的是工程量测量还是填挖方的边线放样测量。
1.工程量测量通常就是横断面测量,将一断面上地面变坡点测出并绘制断面图来计算工程量。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网格法柱状计算等其它方法,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2.边线放样测量的坐标计算
一般情况下先在断面上一找一个大大概的距离计算坐标并放样,完成后测该点高程,之后再根据该高程按设计坡比计算正确的该高程对应的到中桩的距离,计算坐标,重新放样,再测高程,再计算,反复三到四次一般能控制放样点的误差在10cm以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5-12
长乘宽乘高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