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以一颗敬畏之心来面对我们的生活和栖身的世界,坚持做人的原则,守住做人的底线。


这个句子的出处是

曾国藩的名言“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而有些事情却绝对不能做

当事情触碰到了底线,超越了界限,违背了原则,逾越了规矩,那就是绝对不能做。绝对不能做的就是“不为”,就是“止”,这是理智的人生态度。

明朝理学家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做人要讲规矩,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善事有好报。心存敬畏,就不会为所欲为,不会道听途说,懂得凡事适可而止,懂得如何取舍。心中没有敬畏,肆无顾忌地夺取利益,是亵渎了生命,是要得到“天意”的惩罚。后人据此,总结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所谓“敬畏”,是人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畏惧”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走得远,走得稳。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我们怎么做才好

要做得“行有所止”,就要懂得“放下”

人生像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旅行,遇到的事情,遭受的困难、挫折,就像背负的行囊。聪明人懂得精简,不时地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出去,轻装上阵;而愚笨的人却任何一点东西都要背上,结果越背越多,重不堪负。

当止则止,过往不悔,这是一种人生大彻大悟的智慧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根本就不是比赛,你和谁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对手,那就是死亡,但结局已经注定,所以这不是比赛。承认在某些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反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真正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6

内心有所畏惧,说话时才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在行为上才能知道轻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这是说一个人应该懂得做事情的后果,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结果多半是牛犊被虎给吃掉了。

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心有戒尺,才能行有所虑。有所戒、有所止,不仅关乎做人做事的操守和品行,常怀戒律之尺,才能形成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从严教育,将理想信念高高举过头顶。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解决思想问题。

做人要有畏惧:

“守纪律”和“讲规矩”这两个词近两年来高频出现,着重强调“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如若纪律不明、规矩不严、执行不力,就会“病毒”蔓延、堕落腐化、权力任性等诸多坏事。

天上掉下馅饼,脚下必有陷阱;诱惑无处不在,必须时刻警觉。把监督当作“戒尺”置于心间,当作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永远不触碰、不逾越。

第2个回答  2022-11-17
曾国藩的名言“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意思是做人心存敬畏,才能有谨慎的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