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隔着的,是心理距离... 【转心.转境09】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4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张小娴, 1997>

好多优美的情感与文学的创作都散发著距离的美。物理学上,距离是两顶点间的最短路径、不具方向的纯量。地理学上要讲最短距离,以大角度来看,大家都会听过「大圆航线」,当我们坐飞机旅游各地,我们正是在大圆航线上,那是地球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因为世界各地彼此的距离遥远,因此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命经验、不同的民族精神。大抵上,有实际刻度的距离好算,就是线拉起来的两端罢了。

但是真正难度量的,也会是我们今天感到有趣的名词,叫做「 心理距离 」。

现在的我们常用「心理距离」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投契的深度,以及陌生与熟悉感的形容。其实 ,「心理距离」刚开始是用来解释一种「美感的概念」,意思是「美感的产生,是个体主观认知与艺术品间的心理距离所致」, 首先由1912年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提出,他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其实是不存在的,若太过客观、秉持很多原则来界定美,美最丰富的内涵将荡然无存,因此主张由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感。

这样的心理运作少了现实中实用性的考量,与现实拉远了一段距离,因此可以纯然的获得美感的产生。这变成了美学思想上的一个经典的理论。

「心理距离」造就了美感的产生,难怪很多时候,我们常在与人相处时会说,「朦胧暧昧的时候最美」、「住远一点不要相处太多比较不会摩擦」、「认识太久反而有点失望」……。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又是怎样的呢?运用在人际相处的法则上,有什么可依循的原则吗?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界限受了侵犯,是因为什么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拿捏不当所致?

首先,来提一下「物理距离」的呈现如何表达出「人际关系」的模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 Hall Jr.)研究归纳出 人际相处的八种距离 ,初见面时,亲疏远近一看就知道。因此,当我们发现某些人关系不单纯,很多时候都从个体距离间就露馅儿了,因为从身体距离的观察,我们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如何拿捏最适切的个体距离,真的考验大家的智慧了。

举一个「心理距离」的有趣研究。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发现, 心理距离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人与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远,越容易迅速的找寻到解决的方法 (那不就是古人说旁观者清吗?)试验中有两群人,其中一群人要想像在一年后处理某个问题;另一群人则要想像自己在第二天如何处理。结果显示,前者有更多的创造力来处理棘手的问题,使其圆满解决。因此研究也建议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透过「远离问题」、「增添心理距离」的方式,使自己能更抽象、宏观而全面的处理,提升创造力。

文章最后,要来谈谈现代常会引起摩擦的「亲密距离」与「社交距离」。常听说「爱像放风筝,要给自由也要给寄托」、「亲人像一群刺猬,太远怕冷、太近怕受伤」。与重要他人的相处,给予适度的心理距离,意味着对方可以适时的保有自己的独立与完整,可以独自决定分享或休息。这与疏远不同,与放逐大相迳庭。这是亲近的人相处最中肯的建议。另外,「社交距离」由于网际网路的发展,每个人经营的距离都不同。例如:女友没有自己的FB,但是女保险员却有自己的LINE(举例),主管半夜两点skype丢了个文件顺便问候个两句于是聊了起来,只因两个人都还没有睡……。社交距离在现代的社会面临了许多变形,呈现出很多元的样貌,于是许多亲密距离遭到了考验。因此要拿捏得宜,除了自身定位清楚外,也须考虑重要他人的感受才是。

任何一种距离,只有在它该在的位子,才是最曼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