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贴窗花: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闹拍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2. 放鞭炮: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3. 发红包: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4. 挂年画:新年里,将年画挂在门上或挂在壁上。由古代贴门神演变面来,原为驱邪,后变成烘托新年热闹气氛和表达人们欢乐的情绪。
5. 穿新衣:初一日,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旧时,富绅、富户呢毛绸缎穿戴一新;贫户所穿即使是粗布旧衣,也都整齐清洁,异于平日,以应新春吉日。
6. 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点起蜡烛或油灯,还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7. 扫帚生日: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8. 姑爷节:正月初二,是天津的女婿们给岳父母大人拜年的“法定日子”,天津人称之为“姑爷节”。这一天,街头里巷人流如织,饭馆酒店棚棚爆满。
9. 子婿日:相传,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10. 祭财神:每年正月初二(南方人为正月初五)祭财神,鞭炮声昼夜不休。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根据中国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察判,皆可得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