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在色彩写生中光线和物象之间的关系

简述在色彩写生中光线和物象之间的关系
如果答案采纳我会追加分。。

  色彩写生必须认识和理解物体色彩的相互影响,弄清物体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相互关系,才能画出色彩丰富、和谐的作品。
  写生时,首先要判断光源色的方向、冷暖。分析观察物体色彩在光源色照射下所发生的具体变化。作为光色现象,冷暖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人的视觉生理及心理反映相关。那么,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会产生暖的感觉,而阴影部就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这种经验几乎每个人都有直观的体会。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白色墙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墙面会产生暖黄的色彩,背光的墙面阴影处或树干、枝叶留在白墙上的投影则会产生一种偏浅的紫蓝灰的冷色彩。如果再细细地观察这些阴影的色彩,我们又会发现墙的上方阴影偏蓝灰色,接近地面的阴影则给人以蓝中带些黄的色彩感觉,这是环境色对投影进行反射的结果。上部分阴影偏蓝,是因为天光(蓝天)的色彩反射而形成的;下半部的阴影在蓝色调中逐渐产生偏黄的色彩,是因为地面的色彩对它的反射而形成的。另外,在阴天的光色中或在日光灯的照射下,由于天光和日光灯都属冷色,亮部就非常明显地呈现冷光色,而暗部的色彩则偏暖。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它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物体的受光部冷,暗部就暖;受光部暖,暗部就冷。这种色光现象的冷暖变化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同时它与人类的视觉生理及心理密切相关。理解并掌握物体的色彩冷暖变化的规则十分重要,它是我们认识物体在空间中的色彩变化并进行色彩写生的基本依据,否则画面中的各类物体的色彩关系就将是无序和混乱的。
  静物的写生大都是在室内进行,室内光照基本上是漫反射,相对稳定的光照便于对物体色彩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而室外写生光线变化快、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如同一建筑物在早晨、中午、傍晚不同光线的照射下,或是在阴天、夜晚等特殊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理解这种因光源色的变化而变化的色彩关系,才能区别地画出不同时间环境气氛中的景物。印象派画家莫奈以草垛为表现内容,一天之内画出侧光、顺光、逆光等不同光源色变化的作品数张,虽然有点儿极端,但却体现了画家对光源色变化、对物象色彩影响的深刻探索和追求。在了解了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还应了解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彩与环境色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所谓物体的固有色,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因为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是该物质的成分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作用的结果。如在正常光线下,以观察红颜色的花为例,玫瑰花基本色是呈紫红的特征,荷花为粉红色特征,而美人蕉的基本色偏朱红色,也就是说,这些不同品种的花尽管都给人一种红色印象,但呈现出来的红色面貌却不相同。这种“差异”就是物体各自的固有色,而笼统地称之为“红色”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色”罢了。
  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物体色均受到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色是一个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影响所引起的物体固有色的变化。环境色是光源色作用在物体表面上而反射的混合色光,所以环境色的产生与光源的照射是分不开的。环境色对物体受光面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而言,环境色主要影响到物体的暗部,也就是反光部分。质地光滑的浅色物体对环境色的吸收与反射较明显,如金、银、不锈钢及玻璃制品等反光色彩基本上就是环境色。但陶器、竹木制品、亚麻、丝绒等质地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物体,对环境色却不敏感。如果把它与空间中的光源、环境中的物体的色彩联系起来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由于物体本身的起伏、高低及前后、远近的因素,导致色彩发生了很多细微的变化。
  为了便于分析,可以把物体亮部、中间调、暗部、投影、反光等几大区域的色彩变化逐一加以说明,使学生能在繁复的色彩中把握其基本倾向的成因。概括地说,物体的受光部是暖色,与之相对的背光部就是冷色。亮部色彩是光源色+固有色的混和,亮光色基本是光源色+微量固有色。中间调子层次则以固有色成分最强,有少量的光源色和环境色成分,交接线是物体色彩+该物体色彩的补色。暗部色彩主要是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反光色主要是环境色+少量暗部色彩,投影色是物体的补色+受投影物体色彩+环境色。反光色的强弱与该物体的表面质感相联系,光滑物体反光色彩强,粗糙物体反光色彩弱。王化斌先生的看法是:“物象的直接受光面体现光色的面貌,物象的背光面体现条件色的面貌,物象的中间面体现固有色的面貌。”这种认识对色彩写生实践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色彩写生实践中,认识和理解物体色彩的相互影响,弄清物体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相互关系,我们在色彩静物写生或其他一些内容的色彩写生中就会胸有成竹,主动地把握画面中各部分的色彩关系,概括也好,深入也罢,都会得心应手地表现出物象丰富变化的色彩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6
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