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没有棉被之类的物品,那他们如何抵御冬天的寒冷?

古代的冬天有没有现代冬天寒冷?

在宋朝。棉花才刚刚被引进,而棉袄的出现已经全方面的普及甚至是在明朝之后了。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富人一般用皮草御寒,而穷人们只能用芦苇填充到衣服里面来御寒。

在古代,穷人们在冬天被冻死情况经常随处可见。所以冬天的穷人们是不会轻易出门的。他们当时一般都会一家人围在床上,旁边烧一盆木炭来取暖,但是却经常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而他们盖的被子一般都是用芦苇填充的被子。芦苇的防寒性并不高,在那个时候许多襁褓的婴儿在冬天都会被活活冻死。后来人们发现鸡鸭的羽毛也能够起到保暖作用,于是在制作被子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羽毛。虽然相比芦苇来说会有一些保暖作用,但是根本上还是无法让他们抵御冬天的寒冷。

据记载,唐宋时期甚至出现了用纸做成的衣服,那时候做衣服的纸并不像是现在的纸一般柔软,反而十分的坚韧,用纸里面包裹着羽毛制品会比棉麻类的更加保暖。唐代一般用纤维强度高的麻纸,宋代用的是耐磨的树皮纸,以楮皮纸为原料,因为耐穿,能抵御风寒,并且便宜,所以受到了贫民人家的追捧。


而对于当时的有钱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怕寒冷,因为他们可以买炭火来取暖,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地炕一样的东西,哪怕冬天入眠也不怕冷。而他们平时穿着也基本上以皮毛等防寒类比较强的皮革制品为主,出门在外,他们也会准备一些手炉或者足炉来度过冬天,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相对于普通家的穷人来说,有钱人的日子不得不说过得太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古代虽然没有棉被但是有很多的皮毛以及其他的皮革制品,那个时候人们冬天都很少出门在家烤火取暖就好了。
第2个回答  2019-09-14
由于气候变暖,古代的冬天真的比现代的冬天寒冷。为了抵御严寒,古人一般首选的是棉麻类的植物。比如大家熟知的棉花,但古代的穷苦人家用不起棉花,只能用纸和麻布。后来人们会用保暖效果比较好的动物皮毛,所以他们还是能抵御住严寒的。
第3个回答  2019-09-14
古代的冬天也很寒冷。苏轼曾作诗:“永漏侵春已数筹,地炉犹拥木绵裘”,这里提到的“木绵球”其实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穿的棉袄。苏轼曾经有一件御寒的神器,叫“暖脚铜缶”,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热水袋,装入热水,把盖子盖好,夜里放在被窝里,可以暖脚。这样的神器,在晚上再也不用担心夜里被冻醒了。
第4个回答  2019-09-13
宋朝的时候没有棉被但他们都用动物的毛皮来做被子抵御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