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的谥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04
明朝皇帝谥号
第一任:朱元璋
庙号太祖,原谥“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永乐元年,加“神圣文武”四字于原谥之上。嘉靖十七年,加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明史》卷首即用嘉靖时之谥号。

第二任:朱允炆
庙号惠宗,谥号“让皇帝”。燕王得国后,随其削帝号,以年号并入洪武,称洪武三十五年。弘光初,追尊其为“惠宗让皇帝”,入太庙,复其年号。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故官修《明史》所用之谥号为“惠帝”或“恭闵帝”。
第三任:朱棣
庙号太宗,原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九月,进庙号为“成祖”,改谥号中“体”为“启”字,改“广”为“肇”字,故《明史》所用之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第四任:朱高炽
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第五任:朱瞻基
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第六任:朱祁镇
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第七任:朱祁钰
庙号代宗,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南宫之变后,废景为郕王。帝崩,英宗谥其曰“戾”,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宪宗下制复其帝号,上尊谥。
第八任:朱见深
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
第九任:朱祐樘
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第十任:朱厚照
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第十一任:朱厚熜
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第十二任:朱载垕
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第十三任:朱翊钧
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第十四任:朱常洛
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第十五任:朱由校
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第十六任:朱由检
庙号毅宗,谥号“烈皇帝”。初,弘光帝于崇祯十七年五月谥曰“思宗烈皇帝”,以“思”非美谥,寻于弘光元年二月改庙号为毅宗。崇祯十七年五月,清军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明史》所用谥号即“庄烈愍皇帝”。今众皆以其谥号为思宗,实以“毅宗”为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