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靖国神社

有什么用的

  靖国神社 (Yasukuni Shrine) 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它始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其中多为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

  靖国神社坐落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占地10多万平方米。神社大门外两侧各竖一座高约十米的石塔。石塔建于1935年,塔身上有16块浮雕,反映的都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从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翌年进攻上海等侵略行径都作为“追慕”的“光荣史迹”而雕在那里。神社大殿里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246万多军人,其中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战亡的军人。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也被移进这个神社,作为“为国殉难者”祭祀。
  1999年8月15日,一些身着旧军装、手持武器的日本右翼分子在靖国神社参拜

  靖国神社里还有一个陈列馆“游就馆”。馆内不仅展示着日军的各种杀人工具和二战中使用的一些武器装备,还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极力歪曲侵华战争,粉饰南京大屠杀 事件。展厅里的影像墙上,还悬挂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照片,供人顶礼膜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占领军总司令部在1945年12月发出“神道指令”,切断了靖国神社与国家的特殊关系。1952年9月,根据日本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但是,靖国神社一直是日本右翼势力鼓噪军国主义的大本营,每年“8·15”日本战败日,日本右翼势力都通过参拜活动,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思想。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物,参拜靖国神社都是对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过的亚洲人民感情的极大侮辱和亵渎。自1975年起,日本历届在任首相均以“私人身份”到这个神社参拜。1985年8月15日,以中曾根康弘为首的日本内阁大多数成员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1996年7月29日,当时的首相桥本龙太郎也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过靖国神社。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福冈地方法院和大阪高等法院分别于2004年4月和2005年9月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作出了违反宪法的判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靖国神社既是宗教设施,也是军国主义的国家设施。它从一开始就与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对外侵略中,军国主义势力利用靖国神社煽动崇拜天皇、为天皇陛下赴死的军国主义情绪,为侵略战争服务。战后,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但其作为军国主义精神支柱的影响依然存在。

  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始终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认为日本领导人的这一举动严重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情感。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有利于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日本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符合日本人民的长远利益。 1)日本首相小泉对靖国神社的连续参拜,是其长期顽固坚持错误历史观的突出表现,已经对中日友好关系造成严重破坏。这种破坏不仅仅表现在国家关系上,对中日民间友好关系特别是在大学生层次上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毫无疑问,要保证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日本政府就必须真诚、严肃和认真地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彻底抛弃反动的历史观,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人民谢罪,以取得当年受害国人民的谅解;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做亚洲和平与稳定的一分子,使自己真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亚洲国家的友好邻邦,而不是竭力谋求军事上的扩张,做亚洲第一军事大国。这方面,德国由于对侵略战争的真诚谢罪和反省而赢得受害国家人民广泛谅解的做法,堪称日本的榜样。

  (2)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小泉对靖国神社的连续参拜为中国大学生认识日本社会,特别是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一部难得的反面教材。小泉对靖国神社的连续参拜,不仅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极大关注,在对事件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使中国大学生比较广泛地认识了日本政府及社会对其侵略战争历史所持的反动历史观、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靖国神社及其本质、小泉等日本政要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的本质以及日本对亚洲和平与稳定所构成的威胁等。显然,这对大学生正确参与对日交流大有裨益。

  (3)透过小泉参拜事件,大学生对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所持反动历史观有了比较广泛的认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将日本政要及右翼势力与主张中日友好的大多数日本国民进行了正确区分;在大学生个体与日本人交往中选择了区别对待的正确态度。特别是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尽管未来中日关系将极其曲折,但中日友好的大方向不会改变。所有这些,都让人们看到中国大学生在政治上的成熟,看到了尽管有包括参拜靖国神社在内的一系列破坏中日友好关系事件的不断出现,但中日友好的未来仍然很有希望。

  (4)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学生对小泉参拜问题的关注及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自发的状态,缺乏相关专家的引导,相关媒体有针对性的报道也不多,因此,对不少问题掌握的深度还十分有限。如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靖国神社里供奉着臭名昭著的侵华战争战犯东条英机。另外,在笔者对被调查的大学生进行访谈时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知识和日本社会右翼势力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倒行逆施等知之不多。显然,这是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给予充分重视的。

  (5)作为反面教材,小泉对靖国神社的连续参拜,理应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但从现实来看,能够利用这样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部门实在太少了。对此,理应引起我们给予充分的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3
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靖国神社”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作伥,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活动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活动军国主义侵略的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

当然,你把它当厕所用也行,当靶子用也行,新用途等待您的开发
第2个回答  2010-05-23
日本国祭。是纪念为大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过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