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职称评定何时不再伤神

如题所述

乡村教师职称评定何时不再伤神 □ 张烁
“三虎”当道,职称之路多坎坷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青春年华如此狼狈。”一位乡村教师如此直言。
职称是建立在对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基础上,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定,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于1986年。 在职称评定中,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遵循着平等的标准,然而,恰恰是这种“平等”,带给他们的却是事实上的不公平。与城市教师相比,有三条“拦路虎”横在乡村教师职称评定面前。
一是指标少。“农村教师晋升太难,有250多名小学教师的乡镇,每年只给一到两个中级职称名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村教师反问,“县城学校的指标是60%,农村学校是35%,这合理吗?”按照惯例,每年职称指标都是按照省、市、县、乡层层下达,往往是城市学校高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高于一般学校,中心学校高于村小学校。这样一来,资质相同的教师能否评上高一级的职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在何处。那位乡村教师坦言:“我校够资格参评的教师有30多位,如果一年一个名额,至少要等30年!”
二是硬件差。“学历要达标,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普通话合格证、培训进修证一样也不能少!”提到职称评定,不少乡村教师苦不堪言。单就写论文来说,城市教师条件好,视野宽,写一篇论文可能轻而易举。而对乡村教师而言,有的连电脑都没摸过,资料无处查,图书无处找,写论文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三是资历“浅”。在职称评定中,获奖证书是最过硬的“资历”,但乡村教师获奖的概率大大低于城市教师。一位乡村教师慨叹:“同样的师范毕业,同样的学识修养,不同的是一个扎根乡村,默默无闻;一个身处名校,金光闪耀。很多人工作了20多年都没有得过一张县级证书,甚至连乡级证书都没有!难道他们的无私奉献就顶不上一张证书?”网友“郑逢芳”留言说:“真正在一线教课的老师,是没有时间弄那么多证书的。”
职称评定论资排辈也是一些年轻教师无法逾越的“资历槛”。一位青年教师质疑:“职称应该是教师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综合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年老者上、年轻者让,根本不考虑工作能力如何。” 弊端不少,伤神伤人伤感情
“职称问题是农村教师关注的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视为其职业价值的标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袁桂林教授说,“对于农村教师而言,职称除了经济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9
第一关:大家都挤破了头要评职称晋级,但是你必须符合评优晋级的条条框框,如“必须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专业论文那必须得具备相应的“理论性”,不管你其他专业多么优秀,只要你不满足当下你认课专业“论文关”也无济于事哦!
第二关:你以为过了“论文关”就OK了?还远着呢,比如你还要过“年龄关”,一般评级评优35和40两道坎,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一般卡在35岁这道坎上,参加校长助理、中层干部竞选卡在40岁这道坎上,当然改革后的选拔条件设置教龄晋升制,可以把表现特别优异的老师直接晋升为副高级职称,避免“吃大锅饭”了,但是这样的人可能也是万里挑一吧!大部分人不卖了命的努力只能被“年龄关”拒之门外啊!
第三关:“年限关”这个词儿您得提前了解一下,对于工龄的限制,你要想评选“市级学科带头人”你得拥有20年以上的教龄,不要惊掉下巴,你要想评选相应等级的职称都有相应的工作年限,所以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多么重要啊!
不好命名的关:还有很多大家叫不上名儿的各种“关”,比如有的需要你支教多少年;有的需要你担任班主任多少年;有的需要你获取市以上授课大赛一等奖、市级以上授课成果一等奖等等。
总之你要想顺风顺水的评优评级以上这些关卡你都得够到,当然改革后的评选条件对于我们教师越来越有利,但仍需大家自我勉励,老话不是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你足够优秀,该属于你的还是属于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