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开明专制化模式有几个观点

如题所述

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族镶蓝旗人,生于1835年11月29日,咸丰二年(1852年)入宫,被封为兰贵人。1861年11月3日,在咸丰死后不久联合奕诉发动了“辛西政变”,实行垂帘听政,直到1908年死去,一直牢牢掌握着晚清政府的最高权力。他统治中国的几十年,正值中国专制社会走向瓦解,清王朝走向衰亡,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日深的几十年。因此我们把中国的半殖民化的罪责完全加在了她的头上,认为她导致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镇压了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割台湾、澎湖并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卖国的条约等等;同时由于她是女人专制,因此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到现在学术界,都认为慈禧是中国近代的第一罪人,该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过分。
但当我们用“大历史观”来看慈禧,从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角度来审视她,则不难发现,慈禧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还是有许多值得圈点的地点。
一、关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情况下推行的一次自救运动,它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并影响深远。在这次运动中,慈禧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一般认为,洋务运动是由在中央以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园藩、李鸿章等为代表倡导并推行的,慈禧作为顽固派并不支持洋务运动。
但只要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知道:慈禧在辛西政变之后,即使在被册封为懿贵妃之后,由于咸丰受内忧外患的打击,身体虚弱、懒于朝事,慈禧即“时时批阅各省章奏。”成为清政府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和决策者。在君主专制集权的清政府,没有最高统治的支持和首肯,开展那么久那么大规模的洋务运动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开始时,慈禧刚上台,要依靠奕诉支持,所以不得不表面上支持,但实际上在1884年奕诉被慈禧罢免后,洋务运动并未中断,还成立了海军衙门等。可见慈禧是支持洋务的。她不是顽固派,而应是洋务派,“慈禧实际上是洋务运动的指挥者和决策者”。
1865年至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是洋务运动的全盛期,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大批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起来,成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开端和基础,像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直延续新中国并长期存在。
一般认为,甲午战败,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如果我们以一场战争的胜负来作为判断历史上的改革成败的标准的话,那么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失败是否也标志着1861年改革的失败?当然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走向富强之梦被打破,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以后的维新运动、新政等,是洋务运动以另一种出现。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虽然由于“中国幅员之大,人口之众,须要改革程度之深,已经在世界上没有与类似而接近的例子”。中国改变难度之大,非当时一个洋务运动能一下子能实现富强的,但它毕竟使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也使中国避免了印度式的殖民地道路。
中国近代化,应记慈禧一功。
二、关于戊戌变法和新政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渐加深,维新人士在康梁的领导下,掀起了震惊世界的维新变法运动,并于1898年6月11日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运动,史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在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支持下,毫无实权的光绪帝盲目下诏变法,其结果可想而知,梁启超在写给他朋友的信中说:“西王母(慈禧)主持于上,后事不解有望也。”就预见到了“日间必出都”。
我们可以想象到:光绪帝一方面变法以强国,但另一方面更必然是想借变法夺回皇帝之实权。但手据实权,把权力看同生命一样重要的慈禧会答应吗?“变法之初,慈禧至少是采取了默认和宽容的态度,只是在威胁到她个人权势时才坚决反对变法。”可以说变法失败的根本在于慈禧、光绪权利之争,而非慈禧本身不支持变法,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光绪讲点策略,在取得慈禧的支持后,稍渐地进行改革,特别是在涉及顽固派切身利益时更应慎重。袁世凯也是一个较积极的维新派,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见风使舵?权利使然。
慈禧为保住手中权利而使中国近代化进程暂时中断,但她在镇压维新运动之后,并未完全废止变法的所有内容,像京师大学堂等。而且她又于1901年颁布了新政,下令“两月内提出‘全面维新’的各种建议,即‘整顿中法,以行西法’”其内容如练新军、废科举、设学部、办学堂、派留学生出洋、设商部、提倡实业等等,内容并未超过洋务和维新的范围。”
我们许多人读历史,读到慈禧镇压维新变法和提倡“新政”时,总不懂为什么慈禧短短三年对维新的态度变化会如此之大,按书上的解释:慈禧是顽固派,所以镇压维新派;在逃亡西安的途中,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而实行“新政”。解释得通吗?实际上我们只能用“慈禧掌权一生,是和洋务运动相始终,洋务运动正是以慈禧为首的晚清政府所奉行的‘国策’”来解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可见,从客观上讲,慈禧一生与近代化相始终,推动了中国社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三、关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作为农民战争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出现在中国正向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两次运动都不是当时先进阶段来领导的,即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他们的发生在当时也不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从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程度来说,只能用“暴乱”来形容之。
对于革命和改革,没有优劣之分,但革命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不可永远在革命中去得到发展,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就是看其“是否束缚了生产力还是解放了生产力,是推动了社会发展还是阻滞了社会发展。”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在于“现代化的设想太过空洞”,不可能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义和团运动是“一个带有神秘而可怕的仪式的秘密会社,其动机完全是仇外心理,”更不可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在这里我们只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这两次农民运动的,并非想完全否定这两次农民运动的进步作用。
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从维护自己统治角度出发,必然会选择镇压,对此我个人认为: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慈禧镇压了这两次运动,评价应该是中性的,既不可说镇压得好,也不能说镇压得不对,因为镇压这两次起义后,实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的清朝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相对来说它大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并促使现代化在缓慢发展。
四、关于对待外国侵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没有采取非常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准备、去正确地筹谋应对,导致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像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甲午战争,在中日实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清政府没有作充分的准备,最终导致中国丢掉了大片领土,对此慈禧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为其一大罪状。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面对列强的侵略,作为一国之主的慈禧,愿意眼睁地看着被侵略、辱踏吗?即使她不为国家着想,也要为她自己的权力、自己的统治江山着想。她并不是愿意每次都打败仗、把土地割给别人的,包括1904年的日俄战争,在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开仗,她愿意吗?只不过与外国相比,中国太弱小了的原因。
只有当我们搞清了中国为什么一再战败的原因,才能了解清代末期不断近代化的原因。国家要富强、要不再挨打,只有不断的改革、革命了。而慈禧在这一近代化过程中基本是起推动作用的,只不过效果太明显罢了。
社会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使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也不可能一下子把历史完全割断。清末的洋务运动、维新及“新政”给民国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了民国初期中国能在世界外交中占有一席之地(像参加巴黎和会、加入国联、参加华盛顿会议等),至少在国际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也可以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
中央电视台中心主任高健民说:“《走向共和》不以道德论英雄,以推动时代进步论英雄”。此话不完全对,但至少给我们以启示: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把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重新审视,回过头来再看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慈禧,我们还有理由完全否定她吗!还能把“用汉人、废八股、推‘新政’、建学堂”看作她打了所谓引号的“丰功伟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