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中浅析中国人的修辞观

如题所述

一、常用谚语及解释: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二、歇后语及解释:
1、扁担无钩——两头滑
(比喻圆滑,怕负责任,碰到问题绕道走。)
2、扁担挑木——心挂两头
(比喻既惦念这个,叉挂念那人。)
3、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比喻双方都公开。或指双方眼力都好。)
4、蛮质的鸡蚤——臭在里面
(比喻本质坏。)
5、闭门造车——自作聪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8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第2个回答  2018-04-27
成语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所以像谜底。
希望能帮到你
第3个回答  2016-11-12
数不胜数
shǔ bù shèng shǔ
[释义]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语出]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正音] 数;不能读作“shù”。
[辨形] 胜;不能写作“生”。
[近义] 不计其数 多如牛毛
[反义] 屈指可数 寥寥无几
[用法] 形容数量极多。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4-27
数不胜数
shǔ bù shèng shǔ
[释义]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语出]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正音] 数;不能读作“shù”。
[辨形] 胜;不能写作“生”。
[近义] 不计其数 多如牛毛
[反义] 屈指可数 寥寥无几
[用法] 形容数量极多。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