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社会学视角分析城市交通问题

如题所述

  交通本是社会系统中的要素,而且是促进社会系统不断循环流通的关系要素。但我们许多人仅仅把它看成连接经济活动四环节的经济元素,用经济的眼光来建设交通,结果使交通发展出现了不少问题。城市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交通,是建立在其良性运行的基础上的城市交通。所谓“良性运行”是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在研究社会学对象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城市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规范和社会结构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同样地,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又是独立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城市交通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自然也存在良性运行、中性运行与恶性运行三种类型。城市交通的目的不是车辆的移动,而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如何评价城市交通的质量并不是去统计城市拥有多少交通设施、有多少交通工具,而应该去观察人们的日常活动是否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或者去看人们的生活是否存在来自城市交通的压力。不论他是拥有私人小汽车,或者仅拥有自行车,或并不拥有任何私人交通工具,都能方便地出行。
  具体地说,一个良性运行的城市交通的标准应该是安全、高效、舒适、选择性好、费用低。显然,这个标准是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理想标准。但在城市现实生活中,这并不能容易达到;相反的,市交通系统的运行倒常常表现出中性运行甚至恶性运行的状态,亦即表现为城市交通问题。可以说,一个人在城市生活有许多方面经常受到交通系统的影响。不论城市居民是否了解交通系统与城市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他们对此都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