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五十不造屋”,为什么五十岁不能建房子,是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农村俗语50不造屋,为什么50岁不能建房子,是什么道理?

这与过去人的寿命有关。过去的人寿命普遍短,十几岁就成家立业生子,50岁多半已经是祖父辈了,寿命已经不多了。

50知天命的年龄,再去盖房子,耗费精力耗费财力不说。还有可能因为这份家产,造成子女不睦,何必呢?

盖房子不是一个小工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年纪这么大的人,办这些事情很伤神。里里外外、进进出出的需要他张罗,他没有这个精力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过去的人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寿数既然已经不多,如果不能在离世前把家产分配好,会给子孙造成无穷的麻烦。房产作为遗产的一个大头,可不像现金那么好分配。所以就没必要这么麻烦,50岁的人住的房子,有什么问题,小问题修修补补就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7
五十不造屋,是农村俗语。全话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总的来讲,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就行了,不要做超出掌控能力外的事情,不然会得不偿失!

“五十不造屋”此话原意,就是人到五十岁后,因为身体年龄的原因,举债造新房子自己也不一定能享用上,反而会使身心劳累,精神压力巨大,对自己不利。

首先,要知道,修房盖屋在任何年代对劳苦大众来说都是大事儿。“居者有其屋”,是普通民众最朴素的理想。修房建屋和现在买房子一样,永远攒不够造房子的钱。怎么办?找亲朋好友借钱举债。所以房子盖好,户主也落一屁股窟窿,扒一层皮。不但要借钱购买砖瓦梁檩,还得操持大到水泥白灰,小到铁钉巴具等各种建材物料,甚至打浆和泥,端茶倒水等,都得亲力亲为。房屋封顶竣工,不掉十斤肉的,那绝对不是主家。这种付出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行为,对谁都是考验。

其次,“人到五十”特指老年人。因为以前人的平均寿命普遍较短,人到五十多岁已经算老年人了(详细可参考下图),和现在的七十岁老人差不多。

而随着社会发展,到202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提高到77.3岁。现在五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巅峰。所以,这句话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衍生到现在,就是人到七十不造屋!

最后,任何流传下来的俗语,我们一定不要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意思,而要考察其产生的时代,流传的背景,寓指的意义,从而古为今用,警钟长鸣!
第2个回答  2021-12-04
房屋是“家”的载体,中国传统观念认为,造屋建房是成家立业、人生独立的标志性大事,建房娶妻,另组新家。所以,农村建房大多是兄弟分家时才有必要的基本建设,是年轻人的事情。古代人上了五十岁年纪已经是老人了,除了协助子女们建房,或者原有住房出现居住困难外,一般不再自主建房。
这类俗语还有很多,如“三十不学艺”等等,都是因小农经济的局限性造成的,这些俗语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
另外请注意,“五十不造屋”不是“五十岁不能建房子”的意思,而是人过五十岁不必要建房。
第3个回答  2021-12-07
先来看看前半句“50不盖房”,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到了5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想着盖房子的事情了,也不要从事盖房子相关的工作了。这是为何呢?在古代的时候,人结婚都是比较早的,像男人都是20岁左右就基本都已经结婚了,而到了50岁以后基本上子女也已经各自都成家了。这个时候不要再去建房子,也是出于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第一是古人的平均寿命都不太长,50岁就已经是老年人了。这个年纪再去盖房子,自己以后也住不了几年了。到时候自己离开了,留下的房子还可能成为子女们争夺的家产,可能会导致子女之间的不和睦。

文章图片2
第二是50岁的年纪大了,建房子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而且还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钱财方面还好说,但是年纪一大把了,还整天从事重体力的劳动,风吹雨淋的身体很容易吃不消。到时候万一生病了,或者是摔倒受伤了,那就会更加加重家庭负担了。所以如果自己有房子,就简单修补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在这个年纪还去再建一栋房子,还不如把这些钱财留着养老。

文章图片3
再来看后半句看“60不种树”,字面的意思也比较简单,说的是到了6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种树了。因为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要长大成材,一般都是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的,有些甚至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可是到了60岁以后,再等上十年以后才成材,那这样的树木栽种了自己也没能受益。另外栽种树木一般都是在春天进行,而春天的雨水多,并且天气也是变化莫测的,60多岁的老人还去山里面栽树,一来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容易在山里面路滑摔跤,二来是可能因为淋雨而感冒发烧。所以到了60岁的年纪了,就应该好好享福了,不要再去操劳太多了。更不要去为子女而操心了,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其实这句古训还有下半句,那就是“70不做衣”,说的是人活到70岁以后,就不要再去购买布料制作新衣服了。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已经是很高寿的年纪了,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年纪如果做衣服,也穿不了多久了,新做的衣服到时候就浪费了钱财。现在农村有些老人就是如此,认为到了一把年纪了,只要有衣服穿就行,不愿意添置新衣服。这也是古人的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提倡要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
第4个回答  2021-12-07
五十不造屋。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了50以后,生命几乎过了一大半了,再盖屋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即便是拼命的盖屋,把所有的资金全部花掉,也不能享受多长时间了。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不发达,生活条件比较差,甚至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对一个家庭来说,盖房子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甚至会花费毕生的积蓄。即便是现在给我也是一项很大的支出,也是一个家庭的重大事情,毕竟一辈子住在里面,也是花销的最大的一个项目。

六十不栽树的意思就是人60岁了不要再种植树木了,因为树木的长大需要一定的时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已经60岁了,如果在种植树木,等到树木长大在收益或者乘凉,那或许人已经不在了,不可能会享受的,做的是无用功。七十不制衣的意思就是人到了70岁了,跟到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世上人在70岁是很少的,当然这是说的是古代,目前我国的人均平均寿命为79岁,不只是七十古来稀了。在过去70岁在做身衣服也穿不了几年就浪费了,被一把火烧掉,还不如留给晚辈遮体保暖,毕竟过去家里很穷,而且织布全部是人工干活,做一件新衣服那是相当的费事,要花多好多人工才做一件衣服。

总之,过去的一些农村老话也好,农村谚语也好,都是根据一定的时代特征,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家庭收入所形成的一些名言警句的话语以警示后人。但是好多都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的发展环境,毕竟现在一切都变了,人们富裕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也高了,寿命也长了,好多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50不造屋就不适应目前的社会,毕竟现在50的人还继续在工作着,还在拼命的赚钱,还要有老人赡养,还要有孩子教育,还要维持家庭的开支,还要继续盖我为子女结婚使用,而且重担责任巨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