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再生一个”“你出钱还是出力?”告诫我们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多子多福”,只有人丁兴旺,家里才能发展的好。因为这种观念,很多老人都盼着自家的儿媳妇能多生几个,但是却不考虑现在生一个孩子的成本。从刚出生时的奶粉钱,到以后读书时候的各种消费,一个优秀的孩子可能要耗费百万,还不带婚嫁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愿面临这样的压力,因此不愿生很多的孩子。往往因为这样,双方就会有冲突,冯娇最近就因为二胎的问题和婆婆产生了矛盾。

01

冯娇怀第一胎的时候,家里的小姑子也怀孕了,那时候婆婆选择去照顾自己的女儿,而她的母亲身体不太好,最后只能找保姆。本来就因为这事对婆婆有些不满,但是婆婆却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有事没事还对别人说:“你就不知道啊,我家那个儿媳妇,爹不疼妈不爱的,怀孕的时候她妈都不说来看看她。”

这话传到冯娇耳朵里的时候,她别提多生气了。当时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别说来照顾她,就是看她也不超过五次。每次来的时候,匆匆忙忙的就走了,说是女儿和小外孙还在家里等她。

而且因为冯娇生的是个女儿,婆婆心里也有些不满。眼瞅着孩子已经快五岁了,别人家的小孩都是奶奶宠着长大的,要什么给什么。一到放假爷爷奶奶抢着来看,她家的小宝贝偏偏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

02

冯娇一开始还想着把女儿送到爷爷奶奶那亲近亲近,但是每次女儿回来的时候总是不高兴,说爷爷奶奶偏心姑姑家的小宝宝,不喜欢她。几次之后,冯娇就不让孩子过去了。

婆婆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看着小孙女逐渐长大,就有了让儿媳妇生二胎的心思。这天她格外殷勤的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过来看儿媳妇和孙女,做饭的时候婆婆对冯娇说:“娇娇啊,你看小月今年也快五岁了,马上就能上小学了,到时候你也有空,要不再生一个吧?”

冯娇心里想到:生孩子是想生就能生出来的吗?但是嘴里却对婆婆说:“妈,小月还小,而且我和大强现在工作都挺忙的,生了之后也没法照顾。”婆婆没再说话,但心里还是盼着儿媳妇再生一个。

03

从那之后,她隔一段时间就给儿子说说二胎的事,这天又打电话过来。冯娇最近因为小女儿上学的问题忙得焦头烂额,压根不想理婆婆。但是婆婆却不放过两口子,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还说要是不生,她就天天催。

冯娇一听这话生气了,对婆婆说:“妈,您光说让我生,我生了谁来照顾?你来照顾吗?你要是不来照顾,那你出钱找保姆吗?现在养个孩子长大,成本可能要一百万,我们养小月已经捉襟见肘了,再养一个,可能要多花一百万,钱你来掏吗?”

婆婆看到儿媳妇这个架势,不再说什么,直接把电话挂了。冯娇心里想:公婆不出钱,不出力,就天天催生,她带一个孩子,头都大,再生一个,就太吃力了。就算老两口天天催,她也不生。有一个女儿挺好的,况且老公也没想着再生一个。

结语:当婆婆的总盼着儿媳妇能给家里多添几个孩子,她们觉得孩子多了家里也热闹。但是既然催生,那就应该有相应的作为,替儿媳妇看孩子,或者给儿子儿媳一点资助,总不能自己抱着孙子乐呵,却不管儿子的生活。像冯娇婆婆这种,又不想管孩子,又想要孩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婆婆的要理解儿子儿媳的不容易,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紧,当今社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说,儿子儿媳不想生也要学着去理解。没必要因为孩子的问题,把儿子儿媳逼得没办法。多一点互相理解,一个大家庭才能更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这告诉我们在婚姻中是需要两个人相互付出的,男人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把压力都放到女人身上。
第2个回答  2021-02-01
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要二胎,因为父母年龄大了,他们无论出钱还是出力,都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还是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不要盲目生二宝。
第3个回答  2021-02-01
告诫我们女人生养孩子是非常辛苦的,丈夫应该多体贴帮助她们,不要把生孩子想得过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