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为何最后单独留下了卫国?

如题所述

从情怀的角度来说,出自卫国的商鞅和吕不韦,都为秦国的崛起作出重大贡献,秦始皇不对卫国动手,也正常。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卫国实力不强,而且早已臣服,对秦国已经毫无威胁,面对事实上的附庸国,就算秦国不出兵,卫国也已经名存实亡了,秦始皇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当然,秦二世时期,卫国还是被灭,这是后话)?

虽然卫国既没入围“春秋五霸”,也没入围过“战国七雄”,但人家在诸侯国当中,也是老资格,横跨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

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康叔被分封到卫国,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周平王东迁之时,卫国可是出了大力,卫武公时期的卫国,也一度成为大国。

但好景不长,在那之后的几百年,卫国几度灭亡,又几度复国成功,在实力上,早就不复当年了。战国时期,魏国曾占领卫国,让卫国君主成为魏国的“封君”,虽然“卫”的招牌还存在,实际上已经丧失国家主权,已经不算“国”了,算是沦为魏国下属的一个机构。

注:封君,是战国时期诸侯国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

之后的卫国首领,也不再是“卫公”,而是“卫君”。战国后期,公元前241年,秦国攻击卫国,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从魏国的附庸,又变成了秦国的附庸——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才被秦二世废掉。

但在此之前,卫就已经不是独立的“国”了,秦魏战争的结果,使得卫国从魏国“殖民地”变成秦国“殖民地”了,秦始皇当然没必要刻意去“灭掉”已经不是“国家”的卫国了。对此,你怎么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4

秦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国之前本来只是周朝一个小小的诸侯国,经过历代秦国君主的奋斗,到秦始皇继位后,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后来,秦始皇还派兵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王朝。

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为何最后单独留下了卫国?

卫国是和周天子同姓的一个诸侯国,从周代开始就一直存在,占据了鹤壁、安阳、濮阳,邯郸和邢台,聊城,菏泽等城市国土面积相当的小,卫国的首都当时定在了朝歌。

卫国的开国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武王死时,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由于周公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了他的哥哥管叔(文王第三子)、弟弟蔡叔(文王第五子)的嫉妒。这两个人四处散布谣言,说周公企图篡夺王位,谣言所至,连成王、姜太公、召公奭等人都将信将疑。见时机似已成熟,管、蔡拉拢被分封于殷的商纣王之子武庚,联络淮夷,一举起兵反叛。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一面向太公望、召公奭解释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面组织力量,出师东征,讨平叛乱。在平定叛乱的战役中,康叔始终坚定地支持四哥周公,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以后,论功行赏,周公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商遗民七族分封给康叔,成为当时的大国,为十二诸侯之一,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到了战国时期,卫国式微,沦为附庸,不在战国七雄之列。

  说起来,卫国的命运真是曲折,在历史上两次被灭又两次被救了回来。第一次被灭发生在前660年,当时的国君是卫懿公。此公性喜养鹤,爱鹤胜过爱人,把最受宠爱的鹤全都封成“将军”,而不顾人民的生死,结果被狄(又作“翟”)族所灭。有趣的是,当狄族军队一拥而至时,卫懿公让手下的人出力杀贼,没想到,这些平时被他看得连鹤都不如的人来了个以牙还牙,让他去找那些鹤将军们出力。结果,懿公被杀,卫国被灭。

  可能是天不灭卫,“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这时候拉了卫国一把。他亲率大军,在谋臣管仲等人的辅佐之下,挥师北上,帮助卫国复了国。齐桓公回国时,新立的卫文公为表感激,送他一程,不知不觉走出了卫国国境,深入齐国国境三十里。春秋时代,诸侯国君送他国国君有足不出境的规矩,齐桓公就立即把脚下的那块国土割给了卫国。卫国重新在楚丘(今河南渭县)建都。此是第一次复国。

  后来卫国内乱不断,外忧不绝,渐渐衰败。四百多年后,即前254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为了在马陵之败后重振雄风,攻打秦国陶郡,顺便把附秦的卫国也灭掉了。卫国第二次被灭。如果没有意外,卫国该就此寿终正寝了,孰料,一向只肯弱肉强食的秦昭王竟然“仗义”帮助卫国复了国。事实上,秦昭王之所以帮助卫国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意借此打击魏国。卫国就这样第二次复国,自此卫国也成为秦王国的附庸国。

  战国后期各大诸侯国争霸,卫国日渐式微,最后只剩下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前241年,秦国取了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已是名存实亡了,但毕竟不算灭国。

   这个国家虽然存在的时间长,但是武力并不发达,以秦始皇当年的战力来说,灭了卫国就在弹指一挥间的事情,那么秦始皇为何不直接灭了卫国呢?

传说是当年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出身于卫国,对秦始皇的统一有着极大的贡献,所以秦始皇保留了卫国。

还有的观点就是,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始修建长城,治理国家,没空去管一个小小的卫国,晚年之后又迷恋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为了给自己行善积德,才保留了卫国。

最后一个看法就是,根据史料记载,当年秦始皇派兵去攻打卫国了,只是卫国早就举国逃亡,秦始皇只是占领了卫国,之后兵马撤走了,卫国人又回来了,秦始皇没有再去追击罢了。

其实这么多种说法,卫国之所以没有被秦始皇吞灭,真实的原因无非有两点。

其一,卫国早已沦为秦国的附庸,在事实上已经亡国。

早在战国初期,卫国便已经沦为魏国附庸,因为国势不如其他诸侯国,甚至已将国君的称号由公自降为侯。等到战国后期时,日渐衰微的卫国已经丧失大部分国土,最后只剩下了濮阳这个“弹丸之地”。

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秦国击败魏国,夺取濮阳等城邑,并将卫元君迁到野王城。由于卫元君只是寄食于野王城而已,并没有统治权,因此卫国在实际上已经灭亡。既然如此,就不存在秦朝吞并卫国的必要,如果秦始皇不想保留卫国,只需一纸诏书废黜其国君即可,跟罢黜君县长官无异。这也正是卫国灭亡时,史书用“废”字而不是用“灭”字的缘故。

其二,秦始皇之所以保留卫国,无非是想把它塑造成典型,在形式上宣示对闽越、滇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东南沿海的闽越、西南地区的滇等政权,都是他想并吞的对象。但是,限于这些地区地域广袤、环境恶劣,加之部族众多、开化程度很低,即使派兵征服,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统治。

而为了证明各封君治下的土地也在秦帝国版图内,皇帝对封君有绝对的宗主权,那么很有必要在中原树立起一个“典型”,以此来让天下人信服。如此一来,卫国便成功中选,从而免于被秦朝吞灭。因此,卫国在秦朝建立后的12年时间里,一直以名义上的国家形式存在。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失去利用价值的卫国,才被正式废除。

第2个回答  2020-09-27
因为卫国直接臣服了秦国,卫国没有抵抗秦国,直接投降了秦国,其次,卫国太小了,秦国没必要派兵攻打。
第3个回答  2020-10-01
因为这两个国家在打仗之前就已经签订好了协议,而且后者对于秦始皇并没有任何的威胁,而且愿意接受秦始皇的领导
第4个回答  2020-09-29
因为卫国是一个小国,实力太小,不足以让秦始皇兴师动众去讨伐,因为征服这么小的国家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的成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