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剪力墙柱和短肢剪力墙怎么区别呢

如题所述

  首先,先从形状上来辨析柱、异形柱、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有什么不同:
  若设肢截面高为h,宽为b,则有:
  1≤h/b≤3 —> 柱(同时是单肢)
  h/b≤4 —> 异型柱(当然同时要满足异型柱的其他条件,比如有小于300mm的肢宽,不小于500的肢高)
  5≤h/b≤8 —> 短肢剪力墙
  8≤h/b —> 一般剪力墙
  (4≤h/b≤5之间的避免出现)
  扁柱也就是高宽比接近5的柱,相对方柱等概念,没有具体的定义。
  200×1000的截面应该按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不应该超过0.7,如果抗震等级高,还要降低。全国异形柱规程征求意见稿不允许转换层下的支承柱采用异形柱。
  异型柱具体定义: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不含Z形),且各肢最小截面宽度小于300mm的柱。异型柱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且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其实异型柱是介于柱与剪力墙之间的一种构件)
  其次,从设计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
  异形柱:轴压比(按框架柱)、刚度(梁考虑刚域)、配筋(双偏压)、构造(按异形柱规程)。
  短肢墙:轴压比(按剪力墙)、刚度(墙输入、采用壳元或薄壁杆元)、配筋(按剪力墙)、构造(按高规的短肢墙构造)。
  弱短肢剪力墙(截面高厚之比小于5的墙肢):高规7.2.5条文规定了不宜采用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为5的剪力墙;当其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3、0.4、0.5和0.6。
  短墙(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墙肢):高规7.2.5条文和抗震规范6.4.9条文规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它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应沿全高加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在墙体转角或边缘,图纸上标注有暗柱加筋带的地方,再另画暗柱。导入图形时,不用导入暗柱。问题二:黑龙江省2010定额中明确说明: 13.混凝土墙和混凝土柱(含暗柱)同时浇注时,均执行墙相应定额项目。 14.短肢剪力墙其形状包括L、Y、十、T、一字形等,单肢长边长(以中心点划分)在0.9m以内时,执行短肢剪力墙定额项目,单肢长边长在0.9m以外执行混凝土墙定额项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