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指古时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

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情色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扩展资料:

常见惯用语

1、挨黑枪:比喻遭暗算。黑枪:乘人不备暗地里发射的子弹。

2、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3、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4、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5、背黑锅: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罪名,泛指受到冤枉。

6、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天时是指你的运气,地利是指你选择场地的选择性,人和就是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忙,做生意的人都会选择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缺一不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6
天时:指现行的政策、法规、相应的当地的规定;地利:指环境、条件;人和: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
第3个回答  2013-10-26
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第4个回答  2019-07-21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
如得人心。
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天时、地利、人和引用自:《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城。
环:围。
夫:发语词。(fú)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铠甲,盔甲。
坚:坚固。
利:锐利。
米粟:粮食。
委:抛弃。
去:离开。
故:所以。
域:限制。
以:用,凭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使动用法)。
溪:河。
险:险峻。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治国之道
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王。
失道者:施行暴政的君王。
畔:同“叛”,背叛。
之至:达到极点。
顺:服从。
“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必:一定,肯定。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是:这(是),这正说明。
粟:小米。(sù)
郭:指古代修筑的一种外墙。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城:内城。
最快回答,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