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绿"在哪儿

如题所述

绿色建筑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具体表现为建筑形式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使我们的建筑和城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到后代子孙的生存,寻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建筑不再是对环境的剥夺和污染,而是与周边的世界相互协调,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能够持续地向未来发展。

说到绿色建筑,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绿色建筑的特征:一、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二、整体优先,一时利益必须服从于持续性的利益;三、资源经济,减少和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四、全寿命设计,提倡3R原则(即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五、宜人性,考虑人的生活舒适与生活环境的健康性;六、本土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结合各地域气候特性延续地方文化风俗,利用地方材料并把地方适用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七、建筑理论与环境科学相融合,发展各种可持续的建筑思想,强调设计和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多年的建筑实践中,我们已经探索出属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新格局。

一、绿色设计

绿色建筑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利用绿色观念、绿色生产力、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等绿色技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活动。

首先,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自然,维护给予我们生命的地球,做到生态设计。其次,由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耗能巨大,因而在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中必须坚持集约化的设计原则。最后,建筑设计不是一张画一个立面一幢房子,而是要充分考虑它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与建筑在内的整体环境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师必须走进跨学科的建筑设计和规划才能达到综合设计目标。

在绿色设计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运用绿色材料与营造方法,如限制排放氟利昂气体,慎重利用热带森林木材,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使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等。二是设置可持续性的功能。如在建筑和服务设施之间进行空间的灵活布局。三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利用地热与太阳能资源等。四是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如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利用等。五是设计和地方特色结合。如使社区充满活力的布局,保护和复兴历史,表现地方特色。六是保护生态系统并调控城市气候。如采用合理的绿地系统布局与城市结构,控制空气污染等。

二、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绿色施工应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的绿色施工应当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中去,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微观系统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承包商在采取这些绿色施工技术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大多数承包商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没有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施工企业更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所以,要做到“绿色施工”依旧任重而道远。

三、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城市或工业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绿色材料。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有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生产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二、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三、在产品配置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四、产品的设计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益于人体健康并具有多功能性。

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和特点,绿色建材需要满足四个目标,即基本目标、环保目标、健康目标和安全目标。基本目标包括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环保目标要求从环境角度考核建材生产、运输、废弃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健康目标考虑到建材作为一类特殊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人类健康无毒无害;安全目标包括耐燃性和燃烧释放气体的安全性。围绕四个目标制定绿色建材的评价指标,可概括为产品质量指标、环境负荷指标、人体健康指标和安全指标。

四、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是受环境价值观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科学技术,是指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产品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污染负荷,改善环境质量的技术。

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绿色建筑应依靠绿色技术进步。原始单纯低技术建筑仅具有绿色性质,但并不是绿色建筑,不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不同科技水平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技术,建造师应当用当代的绿色技术营造时代性与地方性的建筑,使人居广厦迈向绿色建筑。

正如阿尔·戈尔所说,绿色建筑源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全面觉醒,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机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与策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作为建造工作者,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环境的开发过程中,要把对自然要素的折损降到最低点,并努力促成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良性互动,打造绿色建筑的美好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但需要强调的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节能、环保、适用被公认为绿色建筑三大要素,通过节能、环保、适用,绿色建筑实现了节水、节材的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效益及健康“适用”、“高效”的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的“绿色”,需要通过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自然和谐的室外环境来体现。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是绿色建筑的关键。

  具体而言,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自然的光照以及良好的空气质量等。在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上,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空调系统,把对自然能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建筑师们要系统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既环保又舒适的温度调节系统。在对光照的调节上,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使人感到舒适。在对空气质量的控制中,绿色建筑根据不同的环境调节风量,控制空气的洁净度、流速使得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并有效控制室内污染物,最大程度优化室内空气品质。
  同时,绿色建筑重视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绿色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分。此外,有屋顶花园的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但屋顶花园却是绿色建筑的要素之一。
  节水—绿色建筑以雨水和河水作为补给水,结合生态净化系统、气浮工艺、人工湿地、膜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结合技术,处理源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处理后的水用于冲厕、绿化灌溉和景观补水。结合景观设置具有净水效果的景观型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节材—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至少20%(按价值计)的建筑材料产于距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按价值计)占所用总建筑材料的10%;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利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
  节能—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