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省”还是“布政使司”,明清时中国一级行政区叫什么?

明清时中国一级行政区叫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的一级行政区的正式名称是“布政使司”。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封建时代创造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行省制”,到现在的社会,中国仍然以“省”作为一级行政区的正式名称,但是追根溯源的话,其实“省”作为中国一级行政区的名称历史并不久远,成为正式名称其实是在民国时期,在明清的时候,中国的一级行政区都是“布政使司”。

众所周知,“行省制”是元朝设立的管理地方的机构,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新时代,是中国制度的历史性变革。但是,元朝灭亡后,并没有被明朝沿用,而是被废除了。明朝时期设置了十三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权,也就有了“布政使司”的行政机构。但是作用和“行省”是一样的。

那么清朝又是怎么样的呢?清朝对此稍微有改动,但依旧还是“布政使司”为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清朝研究明朝灭亡的原因后,发现是地方过于分散导致的,于是就加强对地方的管控,依旧大体上沿袭了明朝的行政制度,但是却新增加了“巡抚”。不过权力却大大不同。巡抚掌控了地方的大权并且隶属于中央,而布政使司就退而其次后,掌握部分权力。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都叫做“布政使司”,而非“省”。对于“省”这个称呼,出现于元朝和明国时期,并且延续到现在的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时候的一级行政区叫做布政史司,因为行省的权力太大了,所以当时的皇帝是为了削弱行省的权利,分成了很多块。
第2个回答  2019-12-28
其实明清时代的中国一级行政区都不叫省,而叫布政使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8
明清两代中国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都不是省。
第4个回答  2019-12-29
应该叫布政使司吧,因为在古代是没有省这个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