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青少年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1、促进青少年发展成为青少年工作的目标和青少年政策的基本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维护青少年发展权,我国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形成品德和培养身体素质和各种能力、技能的关键期,保护青少年发展的权利意义重大。

2、青少年独立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青少年权益得以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和青少年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青少年发展政策逐渐发展了青少年的各项权利的规定,青少年的独立主体地位逐步明确,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维护青少年发展成为国家、政府、学校、家庭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共同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政府、学校、家庭及其他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我国还建立健全了青少年发展的权益保护机制,比如,依借“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维权岗”,,形成了网络化的青少年发展权益保护机制。

4、青少年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化的青少年发展权法律保障机制得以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母婴保健法》、《妇幼卫生工作条例》、《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等一系列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法规。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发展政策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发展,围绕着青少年发展这个主题,不但积极签署了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各项国际公约,还制定了大量有关青少年发展的人身权保护政策、教育等德智体全面发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特殊意义,为青少年发展做出了有力度、持久的努力。《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国务院2011-2010年《中日儿童发展纲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儿童发展纲要正在全面实施。

从对我国青少年发展现状的调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蓝皮书课题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告<2005>》,《中国青年研究》,2006<1>)以及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表现看,儿童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青少年生存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

青少年权益得到普遍重视;到2000年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男女受教育差距缩小,高等教育大众化得以实现;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如孤残青少年、不在学青少年、女童等得到特殊保护,等等。应该说,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我国青少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密切关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余雅风: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3

1、促进青少年发展成为青少年工作的目标和青少年政策的基本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维护青少年发展权,我国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形成品德和培养身体素质和各种能力、技能的关键期,保护青少年发展的权利意义重大。

2、青少年独立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青少年权益得以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和青少年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青少年发展政策逐渐发展了青少年的各项权利的规定,青少年的独立主体地位逐步明确,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维护青少年发展成为国家、政府、学校、家庭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共同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政府、学校、家庭及其他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职责。

另一方面,我国还建立健全了青少年发展的权益保护机制,比如,依借“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维权岗”,形成了网络化的青少年发展权益保护机制。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发展政策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发展,围绕着青少年发展这个主题,不但积极签署了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各项国际公约,还制定了大量有关青少年发展的人身权保护政策、教育等德智体全面发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青少年健康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的特殊意义,为青少年发展做出了有力度、持久的努力。《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国务院2011-2010年《中日儿童发展纲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儿童发展纲要正在全面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致力于解决在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部分,也致力于解决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的整体需要层次并不高,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性需要。在物质需要方面,着力解决“温饱”和“小康”,在文化需要方面,着力解决“上学”“读书”“识字”以及“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余雅风: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青年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

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是非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憎恨假的、丑恶的、坏的东西,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公正、更美好、更和谐,希望我们的民族更强大,希望真、善、美的社会意识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理想。

扩展资料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致力于解决在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部分,也致力于解决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的整体需要层次并不高,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性需要。在物质需要方面,着力解决“温饱”和“小康”,在文化需要方面,着力解决“上学”“读书”“识字”以及“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20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青年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非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憎恨假的、丑恶的、坏的东西,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公正、更美好、更和谐,希望我们的民族更强大,希望真、善、美的社会意识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