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的竖井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顺序

如题,是应该先挖人工挖孔桩还是先打地缘换热器的竖井啊?

我的建议先做人工挖孔桩。
因为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成后,再施工地源热泵的竖井,打井对挖孔桩不大会造成影响。
反过来,地源井先施工了,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地源井造成破坏。

华东地区基本不用人工挖孔桩,而是钻孔灌注桩或静压桩较多,我们都是在桩基完成后,再做地源热泵打井。追问

多谢你的回答。我问的这个项目就在安徽省,但是结构设计的是部分区域人工挖孔桩,其它区域是用的阀板基础。如果桩和井交叉施工可行吗? 能不能麻烦发给我个详细点的工艺流程啊?

追答

不建议桩和井交叉施工。打井泥浆会影响人工挖桩。
桩施工结束的区域,打井可以跟随推进,保持一定距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6
设计院的施工次序为准。
预制桩有挤土效应。最好最先施工。钻孔桩要有水,桩机有一定重量,也有震动。再次施工。
人工挖孔桩要降水,要挖土成孔,可以最后施工。
或者,钻孔桩与挖孔桩错开施工。挖孔桩成孔的时候,相邻钻孔桩不要施工。(相邻挖孔桩本来也不能同时施工,要跳挖)
如果钻孔桩与挖孔桩先施工,要桩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80%,再施工预制桩。

挖孔桩的施工顺序
1、开挖前准确测量、放线定出各桩孔中心点。
2、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和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泥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3、桩孔开挖时,第一节挖深约1000mm,混凝土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循环(即挖好一节施工一节护壁)。一般土层每节高度1000mm左右,在流砂、淤泥区段每节高度不宜大于500mm,特殊地质桩孔下挖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
4、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可采用现浇钢筋砼护壁,壁厚视桩深度而定,深度小于10米时壁厚100,大于等于10米时取壁厚120。
5、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九胶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脾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筑口,拆模后用砌砖或混凝土堵塞,混凝土强度达成即可拆模。
6、为便于孔内组织排水,在流砂、淤泥或透水区段采用砼护壁时,应预留泄水孔,并在浇筑砼前预以堵塞。
7、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施工完三节护壁时,须校核桩的中心线及垂直度一次。
8、钢筋笼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接头须按规范要求错开,水平钢筋(加劲箍、螺旋箍筋)与纵向钢筋交接处均须焊牢。钢筋笼外侧设砼垫块,以确保砼保护层厚度。
9、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护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木搭,用1~2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人工挖孔桩底部如为基岩,一般应伸入岩面150~200mm,底面应平整不带泥砂。
10、桩中线控制是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后圆周。
11、本工程利用挖孔井抽水,分若干组进行成孔,每组先1~2挖得较深的孔井作为该组挖孔的集水井。
12、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为便于吊运,一般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的误差不大于5cm,钢筋笼四侧主筋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5~7m,钢筋笼外形尺寸比孔小11-12cm。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运机具或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
13、由于地下水呈弱酸性,挖孔桩采用耐酸水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