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常用的工况调节方法有哪几种?

.给出离心泵运行工况调节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各自的特点及适用

  一共有4种。
  (1)节流调节。节流调节的原理,就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的形状,从而变更离心泵的工作点。当泵工作中要使流量减小时关小泵排出口闸阀,则闸阀的阻力增大。
  由于闸阀关小而多消耗在闸阀上的能量,所以这种调节方法损失大、经济性差,但由于此种方法简便,在操作中广泛采用。
  (2)旁路返回调节。此种调节方法是开启泵的旁路阀,一部分液体从泵的排出管返回吸人管,从而减小排出管流量。
  这种方法对旋涡泵较合适,这是因为旋涡泵的特性曲线在降低流量时扬程急剧上升,轴功率反而增加,而加大流量时轴功率反而稍有下降。
  (3)变速调节。其原理就是通过改变离心泵转速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位置,从而变更工作点。这种调节方法没有附加的能量损失,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办法。但必须采用可变速电动机。
  (4)切割叶轮外径调节。将离心泵叶轮外径车小,可使同一转速下泵的性能改变,既可改变流量也可改变扬程。
  这种调节方法也没有附加的能量损失,是一种较经济的方法,但是只适用于离心泵在较长时间改变为小流量操作时采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1
你好,这个文章不错,拷给你

离心泵常用调节方法分析

离心泵在水利、化工等行业利用十分广泛,对其工况点的选择和能耗的分析也日益受到器重。所谓工况点,是指水泵装置在某瞬时的实际出水量、扬程、轴功率、效率以及吸上真空高度等,它表现了水泵的工作才能。通常,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可能会与管路系统不一致,或由于生产任务、工艺请求产生变更,需要对泵的流量进行调节,实在质是转变离心泵的工况点。除了工程设计阶段离心泵选型的准确与否以外,离心泵实际应用中工况点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能耗和本钱用度。因此,如何公平地转变离心泵的工况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把电动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被晋升液体的动能和势能,是一个能量传递和转化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知,离心泵的工况点是建立在水泵和管道系统能量供求关系的平衡上的,只要两者之一的情况产生变更,其工况点就会转移。工况点的转变由两方面引起:一.管道系统特征曲线转变,如阀门节流;二.水泵本身的特征曲线转变,如变频调速、切削叶轮、水泵串联或并联。
下面就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拟:

一、阀门节流
转变离心泵流量最简略的方法就是调节泵出口阀门的开度,而水泵转速保持不变(一般为额定转速),实在质是转变管路特征曲线的地位来转变泵的工况点。如图1所示,水泵特征曲线Q-H与管路特征曲线Q-∑h的交点A为阀门全开时水泵的极限工况点。关小阀门时,管道局部阻力增加,水泵工况点向左移至B点,相应流量减少。阀门全关时,相当于阻力无限大,流量为零,此时管路特征曲线与纵坐标重合。 从图1可看出,以关小阀门来把持流量时,水泵本身的供水才能不变,扬程特征不变,管阻特征将随阀门开度的转变而转变。这种方法把持简便、流量持续,可以在某一最大流量与零之间随便调节,且无需额外投资,实用处合很广。但节流调节是以耗费离心泵的过剩能量(图中暗影部分)来保持必定的供应量,离心泵的效率也将随之降落,经济上不太公平。

二、变频调速
工况点偏离高效区是水泵需要调速的基础条件。当水泵的转速转变时,阀门开度保持不变(通常为最大开度),管路系统特征不变,而供水才能和扬程特征随之转变。如图2所示,A为水泵平衡工况点(也称工作点),对应效率ηa。欲减小流量,可将转速下降,此时工况点为B,对应效率ηb,水泵仍处于高效区内。假如采用阀门节流的方法来调节,则工况点为C,对应效率为ηc,泵的效率降落。由此可见,在所需流量小于额定流量的情况下,变频调速时的扬程比阀门节流小,所以变频调速所需的供水功率也比阀门节流小,图2中的暗影部分表现的就是变频调速所节俭的供水功率。 很显然,与阀门节流相比,变频调速的节能后果很突出,离心泵的工作效率更高。另外,采用变频调速后,不仅有利于下降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升速/降速时间的预置来延伸开机/停机过程,使动态转矩大为减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极具损坏性的水锤效应,大大延伸了水泵和管道系统的寿命。
事实上,变频调速也有局限性,除了投资较大、保护本钱较高外,当水泵变速过大时会造成效率降落,超出泵比例定律范畴,不可能无限制调速。

三、切削叶轮
当转速必定时,泵的压头、流量均和叶轮直径有关。对同一型号的泵,可采用切削法转变泵的特征曲线。设离心泵原叶轮直径为D、流量为Q、扬程为H、功率为P,切削后的叶轮直径为D′、流量为Q′、扬程为H′、功率为P′,则其相互关系为:
上述三式统称为泵的切削定律。切削定律是建立在大批感性实验材料基础上的,它认为假如叶轮的切削量把持在必定限度内(此切削限量与水泵的比转数有关),则切削前后水泵相应的效率可视为不变。切削叶轮是转变水泵性能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即所谓变径调节,它在必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泵类型、规格的有限性与供水对象请求的多样性之间的抵触,扩大了水泵的应用范畴。当然,切削叶轮属不可逆过程,用户必需经过准确盘算并衡量经济公平性后方可实行。

四、水泵串联和并联
水泵串联是指一台泵的出口向另一台泵的进口输送流体。以最简略的两台雷同型号、雷同性能的离心泵串联为例:如图3所示,串联性能曲线相当于单泵性能曲线的扬程在流量雷同的情况下迭加起来,串联工作点A的流量和扬程都比单泵工作点B的大,但均达不到单泵时的2倍,这是由于泵串联后一方面扬程的增加大于管路阻力的增加,致使充裕的扬程促使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流量的增加又使阻力增加,克制了总扬程的升高。 水泵串联运行时,必需留心后一台泵是否能够蒙受升压。启动前每台泵的出口阀都要封闭,然后次序开启泵和阀门向外供水。
水泵并联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向同一压力管路输送流体,其目标是在压头雷同时增加流量。仍然以最简略的两台雷同型号、雷同性能的离心泵并联为例:如图4所示,并联性能曲线相当于单泵性能曲线的流量在扬程相等的情况下迭加起来,并联工作点A的流量和扬程均比单泵工作点B的大,但考虑管阻因素,同样达不到单泵时的2倍。
假如纯粹以增加流量为目标,那么毕竟采用并联还是串联应当取决于管路特征曲线的平坦程度,管路特征曲线越平坦,并联后的流量就越接近于单泵运行时的2倍,从而比串联时的流量更大,更有利于运作。

五、结 论
阀门节流固然会造成能量的丧失和浪费,但在一些简略场合仍不失为一种快速易行的流量调节方法;变频调速因其节能后果好、主动化程度高而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切削叶轮一般多用于净水泵,由于转变了泵的结构,通用性较差;水泵串联和并联只实用于单台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的情况,而且串联或并联的台数过多反而不经济。在实际利用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在各种流量调节方法之中综合出最佳计划,确保离心泵的高效运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2
出口阀门开度手动调节和调节阀调节;手动调节不精确,不及时。适用于对流量控制精度不高、调节频率低的工况;调节阀调节精确、及时。适用于对流量控制精度高,调节频率高的工况
第3个回答  2020-02-20
离心泵工况调节中有:节流调节、回流调节、变速调节,
前两者耗能大,但是相对简单,设备投资小。
变频器调速最理想,但是价格高一些。
第4个回答  2010-04-21
楼上的资料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