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小学的生活环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为了“普九”达标,西部许多农村小学都建起了图书室。然而,记者近日对宁夏、贵州等西部省区采访时却发现,部分图书室建设出现“花架子”现象,或存书极少,或存书多为旧书、过时的书。
记者在宁夏盐池县猫头梁小学看到,学校的图书室像一个“杂货屋”,只有3平方米的屋内桌子上凌乱地摆满了各种美术模型和物理、化学实验器材,地上满是各种体育用品。学校仅有的506册图书全被锁在了两个破旧的柜子里,打开柜子,里面是一些《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等过时的教学图书。据校长牛有才介绍,学校没有学生用的课外阅读图书。

许多农村小学虽然建起了图书室,但图书配备随意,旧书、过时的书多,而新近出版的书、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很少。宁夏盐池县王乐井小学是当地的一所中心小学,学校图书室3000多册藏书中,有2000多册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旧书。校长李生瑞告诉记者,现在的小学生都喜欢看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书和能激发想像力的书,我们的图书室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的新书少,大多数书因不能“与时俱进”而不能用,上了书架一直没有学生来翻阅。

贵州省贵阳市16中教师杨成实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贵州省不少中小学图书数量在各种评估、检查中都是过了关的,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过时的书刊仍然摆在书架上充数,有的甚至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参考书,如1984年的《最新英语词汇》、1985年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辅导》,教师看的书和学生看的书混在一起堆放,图书室就像个“旧货店”,学生们喜欢的科普、科幻、自然探索等新书稀缺,有些学生上了三年学,连阅览室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此外,大多数中小学图书室图书管理也处于低层次,不仅没有配套的阅览室,图书日常管理也多由教师兼职。宁夏盐池县青乡中心小学图书室藏有图书1万多册,但没有一间可以让孩子们读书的阅览室。图书管理员刘东解释说,虽然阅览室集体阅读能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风气,但学校房屋紧张,没办法。

记者在宁夏海原县一所小学采访,提出想看一看学校的图书室,结果却一时找不到管图书室钥匙的老师。校方人员解释说,管钥匙的是一位老师,今天请假了。在西部,像这种由教师兼职作图书管理员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什么不配专职指导教师呢?一些学校的理由是学校教师短缺,抽不出多余的人来管理图书室。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造成目前西部一些小学图书室沦为“花架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财力。西部农村小学大都财力拮据,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及时更新添置配备图书,有的学校连续好几年未购买过一本新书。贵阳市16中教师杨成实认为,目前小学图书室的管理水平低与管理人员的待遇也有直接关系。大多数学校都不把图书室看成一个教学部门,由于这个岗位只算工龄不算教龄,只做些借书、还书的杂活,待遇比一般老师都低,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干,学校只好让老师们轮流代管。

二是许多学校建图书室只是摆样子应付检查而已。“普九”要求小学图书要有一定的量,为了凑足图书册数,许多学校都拿着一些无用的书来充数,或大量购进便宜图书,这些书中有不少也不适合学生阅读。盐池县青山乡中心小学校长吴彦儒坦言,学校虽有1万余册图书,但很多书是为了“普九”达标,只是摆设。

三是与捐赠模式有关。不少学校的图书大都是有关部门和单位捐赠的。目前一些部门每年都开展募集书本“送书”“送文化”给西部农村学校的活动,但“送书”“送文化”活动机制粗放,缺乏对西部农村学生实际需求的调研,也很少将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募集人介绍,募集书本“来者不拒”,导致募集的书本普遍陈旧、质量参差不齐,许多书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据牛有才说,学校的一些教学用书是1998年有关部门开展的“义教工程”捐赠给学校的,都已经过时。

“希望图书室”成为孩子们看书主渠道

在西部农村,“希望图书室”已经成为贫困山区孩子们看书的主渠道,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希望图书室”都建立在希望小学和贫困山区农村小学,面向全社会募集捐款,捐款主要用于选购农村小学师生需要的图书,图书精心审定、标准配备。目的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知识的获取与眼界的开阔上与城里的孩子缩小距离。

采访中记者发现,“希望图书室”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新气象。在宁夏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五(一)班高菱荫正在和几位同学一起看“希望图书室”里的杂志。她说:“现在有了图书室,有机会看书了。我每天都来这里转转,借些书回家看,读书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鲁能海原希望小学的校长余文贵告诉记者,山沟里的娃娃们家境困难,一些娃娃来上学还要减免学费,家长没有钱给他们买书看,学校经费紧张,教师的工资都难保障,也没有经费给孩子们买书。现在“希望图书室”建了,也有书看了,娃娃们都可以来这里借上自己爱看的书,在这里他们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鲁能海原希望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正才说,以前除了教科书就没有别的书可以看,现在老师们也可以看一些期刊杂志来增长知识,借一些专业书提高自我。

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特困生(其中3400万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因为家庭贫困,完成学业困难重重,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孩子们渴望看书却没有读书机会。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了“希望图书室”这项文化扶贫工程。希望图书室项目目前由宁波大红鹰经贸有限公司捐赠,每套图书都包括教辅图书、课外读物、工具书、素质教育丛书、农村实用技术读物等。

中国青基会“希望图书室”项目办公室主任何继宁向记者介绍说,“希望图书室”的目标是,经过数年努力,为全国万所希望小学及贫困地区中小学分别建立有5000册左右藏书的校园图书馆。以解决这些地区学校图书馆装备用书严重不足的困境,使这些学校的学生不仅有学上,而且有书读,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何继宁说,“给农村孩子送书,有两重含义:一是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二是它有一种作用,就是让社会更加走向公平、公正。特别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贫富差距加大,更需要有一种力量将社会资源做一个重新调整,让富人把口袋里的钱多拿出一些,流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去。”

农村孩子们成长的新“困境”

“和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相比,我们的娃娃可怜啊!没有课外书读啊。”宁夏盐池县青山乡猫头梁小学校长牛有才感叹地说。当地教育界人士认为,“无课外书读”已成为西部地区农村小学生成长的新“困境”。

学校图书室是西部地区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小学图书室“花架子”现象正在拉大东西部小学生“基础素质”差距。宁夏大学副教授曾祥岚等人认为,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图书室“花架子”现状影响深远。西部地区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到底“缺”什么,主要是丰富有益的课外书。西部农村小学生跨进学校大门后,根本不可能像城里孩子和发达地区学生那样,有机会在书店或图书馆的书海里徜徉,只能从教科书中汲取有限的知识。再加上多年的主科、副科的区别对待,更造成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一统天下。

曾祥岚等人认为,没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阅读,就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就不可能提高。学生没有书看,不会读书,这其实是精神上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他们现在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而且进一步拉大贫富地区学生的“基础素质”的差距,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知识的获取与眼界的开阔上与城里的孩子距离将越来越大,对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公平参与竞争不利。

为此,一些专家呼吁,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亟须改变西部地区小学图书室的落后状态。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外,还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指导管理:一要加强图书室建设考评管理。考评图书室不能只看有多少桌椅板凳、有多少本书,要看内容,要看使用情况。二是要加强对捐赠书本等活动的指导管理。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详细规划,按照西部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对捐赠图书的类别制定相应的可行标准,并向社会大众公布。(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1
开学了,要给刚上小学的孩子准备什么?随着开学的临近,家长们也紧张了起来,纷纷开始张罗孩子的入学用品,大到书包铅笔等基本文具,小到纸巾等一点都不含糊。专家建议,家长除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更应在心理上对孩子进行引导,使孩子能顺利地融入到新的集体,适应小学生活的新环境。

近日,网友“喵喵家族”在“深圳新闻网”上发帖向家长们咨询,需要为即将迈向小学课堂的女儿准备哪些东西。此帖一出,立即得到了网友的热烈响应。不少网友纷纷跟帖“晒”出了自己的“绝招’:从书包、铅笔、橡皮、笔盒等基本学习用具,到饭盒、水壶、毛巾、手纸、深圳通、家中钥匙等一一列出,此外还有网友提出在书包上写上与家里的联系方式等等。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家长不能过于“热心”,以免给孩子带来压力,不利于促其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专家表示,孩子在初入小学阶段,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很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心理,家长在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昨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小学校长杨焕亮,他从心理、生活、物质等各个方面为广大家长量身定做了“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手册”,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启示。

心理上:引导孩子静心坐下来

杨焕亮表示,在开学之前,家长应抽时间带孩子到学校去看一看,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果孩子自己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熟悉去学校的路,帮助孩子记住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再告诉孩子一些交通规则,切忌在路上边走边玩,如玩球、追逐等等。

同时,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

他建议,开学前几天,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

生活上: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家长可尝试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杨焕亮表示,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柜子或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他表示,应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同时,还应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吃饭时的好习惯。因为每学期开学后,就会经常发现有的孩子自己不会吃饭,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常常是地上、桌上洒了很多饭,影响孩子的午休时间,对此,杨焕亮特别提出,希望家长在假期中慢慢并适当缩短孩子吃饭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

物质上: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一定要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他强调,在共同准备的过程中,一方面能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开始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在选购双肩书包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从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挑选面料轻薄、双肩背的书包。二是从审美、安全的角度考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图案,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这样便于汽车司机识别,可以保证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购买文具盒时不要选择功能太多的,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6支削好的铅笔(套好铅笔套)、尺子、橡皮、刨笔刀。同时,家长还应选购一个16K的垫纸板。

杨焕亮表示,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他建议,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2个回答  2010-03-09
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节省铅笔和纸,常常在地上练习写生字。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
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贫瘠土地上的生存环境,叫人心酸的风景。
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想要摆脱贫困,这片土地养育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
这里的家庭往往是多子女家庭,甚至有8个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窘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更何况还是在贫瘠荒凉的西海固山村。孩子们是吃着咸菜和黄米饭长大的,对他们来说,吃馍馍已是最大的快乐,尽管一个馍还要掰成两半吃。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课堂上聚精会神的表情,令人感动。
西海固的大部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玩具的。他们没有小汽车,没有冲锋枪,没有大熊猫,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遗憾,因为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早已打下了生活的烙印,他们将会比谁都更早地参加劳动和家务。滚滚轮胎,亦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每当我们发放转赠的衣物时,孩子们都非常高兴,虽然许多衣物对于他们来说,是明显地那么不合身,就正如这张照片里的这样
“领导苦抓 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 社会苦帮”在孩子的身后,是一个看不见的“苦”字。希望这些图能够使你隔着几千公里看到一个真实的西部,看到残忍的美丽的破落与贫穷,心酸而幸运地感受自己的平凡幸福!

还有http://www3.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2212610&Key=354233972&strItem=volunteer&idArticle=6304&flag=1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88147318

第3个回答  2010-03-13
(*^__^*) 嘻嘻……
第4个回答  2012-02-26
上学有时要走几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