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上市公司更名背后的发展变局

如题所述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2021年资本市场开年大戏,1月22日晚,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城发环境)宣布计划通过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启迪环境)。合并后,城发环境拟更名为黄河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黄河环境),旨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平台、国际环保合作平台为一体的新型国际化环保科技集团。
黄河环境并非唯一更名的环保上市公司。厦门中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创环保)、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光大环境)、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侨银股份)、中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持股份)等公司也进行了更名。
业内人士指出,股市名称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名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大风口,所谓“风口之上,猪也能飞”。那么,为何诸多环保上市公司纷纷更名配返换姓?
重大资产重组,促进向深发展。在日益繁荣的环保产业市场,企业的兴衰存亡直接取决于自身的强弱。对于环保企业而言,要想壮大除了靠内生增长,就是靠外部并购。近些年,环保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在塑造龙头企业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的不断成熟。
城发环境董事会秘书易华表示,若吸收合并成功,公司的资产规模、项目数量将会有大幅增加,业务范围也会从固废处理向污水处理、城市环卫等领域拓展,投资专业化管理与技术优势叠加,有望实现打开全国市场的战略意图。
据悉,城发环境作为河南投资集团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河南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除了负责统筹实施河南省的静脉产业园建设运营,城发环境更是将业务拓展至水务、环卫、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迅速跻身国内环保行业第一梯队,拥有投资、建设、运营的专业化管理优势,被业界誉为“一匹黑马”。
启迪环境为清华大学旗下环保上市企业,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业绩及经验。双方主营业务均涉及固废处理、水务、环卫、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协同、优势互补性强,重组后有望在环保领域实现全面整合,形成集环保研发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此次交易完成后,黄河环境将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未来,它将以更大的资产规模,支撑更大体量环保投资项目落地,以更优的“专业化管理+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环保治理水平。与此同时,也将以更强的行业竞争力,打造河南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贡献更大力量。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此次交易顺利完成,重组后的城发环境总资产规模将达到562.9亿元。届时,其资产规模将位居环保行业A股上市公司前列,一跃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将直接改写环保行业的竞争格局。
事实上,这是城发环境第四次发布拟更名公告,前三次均已更名成功,而这一次发布拟更名公告距离上一次成功更名仅过去两个月左右。
2020年8月31日晚,河南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并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称,为满足城发环境全国性、国际化发展需要,拟将公司工商登记名称由河南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11月17日,城发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工商登记名称由河南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完成了变更公司名称、增加注册资本的公司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资料显示,该公司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洛阳春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募集设立,2007年7月27日,公司名称由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8月8日,因发展战略调整需要,公司名称由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河南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前两次更名后,其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化,主要为:环境及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管理;城市给排水、污水综合处理、中水利用、污泥处理;热力生产和供应;垃圾发电;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土壤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餐厨垃圾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科技开发、设备制造与销售、工程设计与总承包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咨询、技术服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苗木种植;园林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和园林维护;国内贸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第三次更名后,经营范围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了高速公路及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并将注册资本追加至64207.8255万元。
2020年11月23日,城发环境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提出“双总部”发展战略,并将北京总部业务定位为市场开发、国际业务、品牌推广、资本运营、兼并收购、省外项目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重组是快速做大做强向深发展的重要方式。城发环境动作频频,此次布局黄河流域治理,它会成为下一个长江环保集团吗?
股权之争落幕,呈现崭新面貌。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权大战频频出现,举牌、股权纠纷等事件时有发生。多方竞夺上市公司股权,看似都看好企业未来,但股东之间的争夺喋喋不休,“最受伤”的还是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股权之争,如同一部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上演着风云变幻。然而,上市公司“宫斗”风波落幕,留下的大多是“一地鸡毛”。股东之间的每一次内斗,几乎都为业绩震荡埋下了隐患。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维丝)正是因股权之争而更名的环保上市公司之一。
2016年11月14日,三维丝发布的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罗祥波、罗红花夫妇被免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职务。随后,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显示,罗祥波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
随后,罗红花对三维丝提起了诉讼。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月3日,三维丝先后发布公告称,罗红花起诉要求撤销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的通知。罗红花认为,股东大会决议的内容及召集召开程序以及董事会会议召集召开程序违反了公司《章程》的规定。
在三维丝深陷股权之争的同时,公司经营业绩也出现了重大亏损。2018年三维丝业绩出现了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取得销售收入78649.16万元,同比减少39.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293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19.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0.87万元,同比减少88.42%。
对此,三维丝称,公司股权相对分散,且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公司股权分散有利于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但如果股东意见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股东大会对于重大事项决策的效率及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稳定,从而给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
2020年1月7日,三维丝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厦门中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也由“三维丝”变更为“中创环保”,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020年2月19日,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此前二级市场中的“三维丝”,正式更名为“中创环保”。
二是“中创”寓意深刻,适合公司现状,“中创”的“中”,取自易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蕴含公司坚持“不忘初心、遵守规则”的理念,且“创”有“创造”“创业”的意思,意在向市场传达公司全员将以创业的心态努力奋斗,既不受制于历史包袱,又能在原有成就基础上不断突破,共同创造崭新未来的决心。
三是2019年12月23日,公司披露《关于大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之解除协议〉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本次股份转让办理完成后,上海中创凌兴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创)持有公司19.65%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且合计拥有公司29.3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成为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多的主体。上海中创的持股数量和表决权比例远超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数量之和和表决权比例之和,上海中创拥有的表决权能够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且上海中创的实际控制人王光辉于2018年8月13日起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上海中创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光辉、宋安芳夫妇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三维丝表示,在此情形下,修改公司全称、证券简称及外文名称、外文名称缩写有助于正本清源,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公司已告别过往,将呈现崭新面貌。
聚焦业务重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