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九年级 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政治九年级 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
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促进环境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人口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3、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就必须融于大自然当中,人类要很好地生存,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我们要从自然中不断索取,如果不按规律地加以保护,必然受到惩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5、构建和谐社会要发挥区域优势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发挥区域优势,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和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工业产业链条中,从一般加工业到机械制造业再到电子信息业和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要由低到高发展的形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高端产业的比重,不断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2)推动工业重型化,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在工业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广东的惠州、珠三角,东北老区等地,随着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高加工度的提高,重型装备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成为产业升级的方向。发达国家出于竞争和比较优势的需要,逐步向欠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业。我们要抓住发达国家工业转移的机遇,适时地承接转移,发展自己,增加我们的产业结构的高度。
(3)大力提高工业化进程,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工业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靠工业化,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历史证明,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必须以工业化作为导向,加速工业化,进而以工业来反哺农业,改造农业,以搞工业的方法来搞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同时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产业支撑。城市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步扩展的,而城市作为人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又为工业提供便利的服务,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中,工业化是核心,是推动力,因而也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一地区的经济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以工业为主体的质的飞跃。
(4)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政府引导、科学规划、通过市场运作、产业化来支撑城镇化机制,加大中心镇的建设力度,大力抓好农村的"三化"建设。重点扶持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促进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规范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使农村稳定和谐。
(5)打造"以民为本"的政府,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必须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引导意识、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职能,要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为企业和市场构筑良好的平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政府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述职述廉制度。努力建设一个"以民为本"的和谐政府。
此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解决多方面的矛盾。全社会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道德,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宣传、工、青、妇等部门要通过评选"五好家庭"、"模范丈夫"、"微笑妻子"等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小的单元——细胞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生活小区,构建和谐村庄(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评选和谐单位、和谐战线、行业、构建文明省、市、县、镇等等,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8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来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需要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经济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把握如下几点:

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经济角度看,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建立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富裕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物质基础。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人均GDP550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550美元到2550美元算中等收入国家,2550美元到7900美元是高收入国家。我国2004年年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我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发展是硬道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富强。从横向对比来看,虽然我国人均GNP的年增长率很高,但人均GNP的起点低,年增长量绝对值很小,如果不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继续扩大 [1] 。从国内情况来说,要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GDP至少要保持年均增长7.2%的速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将面临经济质量改善、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就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来看,农业的需求弹性较低,国际竞争力也不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年均增长11.7%,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速度,今后再保持这样的高速度绝非易事。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潜力的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服务业比重就一直徘徊在33%至34%左右。2004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5.2∶53.0∶31.8[2],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8%,也就是说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与增长率提高同步,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本来就不高、而且还在降低。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首先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经济时代;其次是第二产业逐渐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统天下的地位又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的后工业化时代,由于信息产业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因而又称为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自然结果,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对其它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产业能否有突破性地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速度趋缓等矛盾,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63%。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差距也很大: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50~60%左右[3]。能否实现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服务的需求则是无限的,服务业具有无限的商机。目前,我国服务业还比较落后,我国产业结构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有一定距离,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远。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服务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放。开放提供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服务业的改革、创新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扩大开放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类服务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继续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主要通过就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获得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充分就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就、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无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挑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且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今后10年内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将会增加到7.8193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降至7.7574亿;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和比较理想的0.1707就业弹性系数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1亿增长到7.414亿。也就是说,大概在15~20年后我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缓解。我国不仅劳动力人口总量大,而且结构也很不完善。在全部劳动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而英国早在1992年农业的就业比重已降为2%,德国和美国为3%,在日本为7%,韩国也仅为17%。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7%,世界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般为45%左右,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劳动力也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而第三产业要超过45%。如果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5%左右,就可以吸纳1.3亿人就业,这意味着可以基本上解决今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裕劳动力。目前,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开发不足,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因此,我国要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大幅度转移农业劳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吸纳劳动力就业。

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服务业的重要性。我国服务业整体落后,而现代服务业更落后。2003年在我国服务业中,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约占40.6%,加上传统服务产品比重仍然较大的金融保险业,整个传统服务业比重仍超过5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发展缓慢,总比重仅30%左右。为生产服务的信息、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发育滞后,已成为工业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处于我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传统服务业,或是向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实,服务业投资少、回报快、没有污染,又能极大地增加就业,只要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政策因势利导、消除影响服务业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宏观控制导向明确、手段有力,服务业相对容易发展起来,就业问题也会随之缓解并逐步得到解决。

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以保证经济不断发展、缩小三大差别、实现社会稳定,确保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一、二产业的有机构成大幅提高,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概括地说,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促进充分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和谐是一个公平、公正、结构合理,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据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显示,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200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5。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0.4为国际公认的警戒标准。因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极不合理。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使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别缩小,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力争到2020年使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同时,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目前,我国企业的税负特别是名义税率是较高的,但实际上税收效率不高,企业偷税逃税现象严重;相反,国家征税成本很高,这实际上减少了国家可以用于再分配的财力。同时,个人收入所得税,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征缴存在很多漏洞,个税还未形成调节贫富差别的有效机制。因此,建立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家再分配有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的趋势,但力度仍然有限。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今后,要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面向所有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消除城乡差距中贫困居民受助权益的不平等,并使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得到相应的控制;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并扩大到应当覆盖的全体劳动者,解除劳动者的养老、失业、疾病医疗、职业伤害等后顾之忧,并使之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满足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总之,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社会才能保持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差距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国际经验看,最稳定的社会应该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的社会。在政治上,中等收入阶层是现行政策拥护者,是政治上的稳定力量;在经济上,他们是稳定的消费群体,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文化上,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资本,特别是随着新的中等收入阶层加入,如,医生、律师、教师等中等收入阶层的加入,这个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越来越多。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会带动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提高,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这种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20%,与发达国家的40%还有不小的差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我国家庭财产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呈加速成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望达到40%。如果到达这个比例将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成稳定的社会中间阶层。

构建和谐社会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优美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经济富裕,又要保持环境优美。在上一个世纪一百年中,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他们消耗了世界的60%的能源、50%的资源。在新世纪开始的这一百年,另外85%人口的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包括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也要陆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这样人类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大资源和环境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然而,我国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牺牲环境的代价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使按照能源再翻一番测算,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而且环境也难以承受。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许多地方片面强调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靠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经济虽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真正提高,这有背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烟尘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优美环境的根本出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已实现负增长。美国用铝废料生产的再生铝,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巴西铝饮料罐的回收率高达85%,日本为82.5%,美国为55.4%。我国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研究表明,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这将非常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持家园优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

总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富裕的社会,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环境优美的社会,是实现充分就业,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合理文明的社会。
第2个回答  2010-04-18
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回答,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区域统筹发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等,或者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方面来回答。
第3个回答  2010-04-18
若从个人角度可以这样回答: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素质,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③针对本地区存在不和谐现象,如: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搞好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贡献。
若从国家角度来可以这样回答: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