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死和勒死的区别

法医学上的学理区别

缢死和勒死的区别如下:

1、方式不同;

缢死是指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的体重,使环绕颈项部的绳索或其他类似物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死亡。

而勒死是指以绳索缠绕颈项部,在绳索交叉的两端,用自身体重以外的其它力量,如凶手(或自己)的双手向两侧拉紧,或用某种机械的作用,使绳索绞勒颈项部,导致窒息而死。

2、原理不同;

缢死是指绳索多压迫在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又由于体重的关系,舌根被压向后上方,与咽后壁和软腭后端接触,从而使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闭塞,空气不能畅通,肺呼吸不能正常进行而发生窒息。

勒死

因为勒绳常较缢绳位置低,压迫甲状软骨附近,闭塞气道较不完全,所以窒息过程较长。

勒颈时颈静脉虽受压闭塞,但颈动脉常不完全闭塞,椎动脉能通畅,故脑淤血明显,意识丧失较迟,死亡亦推迟。

如果勒绳在喉头的上方,尤其是猛烈压迫颈部时,刺激颈动脉窦或迷走神经分支喉上神经,也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而迅速死亡。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法医检验中,常把舌头是否伸出作为缢死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实在现代法医检验实践中,缢死者的舌头大多数位于齿后或齿间,舌头伸出的并不多见。有人认为,舌头是否伸出与绳索压迫的部位有关。

如果绳索压迫在喉结上方,舌根被压向咽后壁,舌尖受牵引而后移,所以舌尖便不能伸出唇外;如果绳索压在喉结下方向上牵引,把舌根提向前上方,则使舌尖向前伸出齿外。

他勒在勒死中最为多见,是很常见的一种杀人方式。

勒死时,现场常有搏斗和动乱迹象。因被害人挣扎抵抗,在被害者头面部及肢体有挣扎抵抗伤,以擦伤和皮下出血较多见。

在仰面被勒的尸体背面,常见肩胛部位的表皮剥脱和皮下、肌层出血。有时凶手为使被害人失去抵抗力,或确保其迅速死亡,在勒颈前后可采用扼颈、堵塞口鼻、用凶器打击头部或其它要害部位,此时可造成相应的损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缢死

百度百科-勒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3
缢死是上吊
回答者:xiudo - 门吏 二级 11-3 09:55

缢死是上吊,勒死不一定非要吊起来.
回答者:lzh_358 - 助理 三级 11-3 09:55

缢死专指上吊而死,勒死则不是,有很多方式。
回答者:暖冬飘雪 - 助理 二级 11-3 10:01

缢死就是民间所说的吊死,是指利用自己身体的重力,拉紧套在颈部的绳套,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勒死是用绳索勒颈
回答者:zblchh - 江湖新秀 五级 11-3 10:03

第三节 缢死
缢死的定义,发生体位。
1. 绳套和绳结:固定型绳套,滑动型绳套。
2. 缢型:典型缢型,非典型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3. 缢死的形态学变化:
(1)颈部损伤:缢沟的性状,缢沟的组织学改变,颈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改变。
(2)缢死的其他改变:颜面部,体表及手足损伤,尸斑和尸僵,内部器官改变。
4. 缢死的机理:呼吸道阻闭,颈部血管受压致脑部血供障碍,颈部神经受压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脊椎和脊髓的损伤。
5. 缢绳的物证意义
6. 缢死的鉴定:生前缢死或死后悬尸,自缢,他缢,意外性缢死
7. 缢颈后非即时性死亡
第四节 勒死
勒死的定义。
1. 勒索和勒死的方式:勒死的工具,勒颈的匝数,勒索的打结或收紧,勒颈的方式。
2. 勒死的形态学改变
(1)颈项部的改变:勒沟的性状,勒沟的位置与方向,勒沟的数目,勒沟的其他特征,颈部勒沟深部组织的改变。
(2)颜面征象
(3)内部脏器的改变
(4)勒死的其他损伤
3. 勒死的机理:呼吸道的阻塞,颈部血管受压,颈部神经受压。
4. 勒死的法医学鉴定:他勒,自勒,意外勒死,自勒与他勒的鉴别,勒死与缢死的鉴别。
回答者:wj6612 - 秀才 二级 11-3 10:27
第2个回答  2019-12-21
缢死(yìsǐ):俗称吊死。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的体重,使环绕颈项部的绳索或其他类似物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死亡称为缢死。
勒死:以绳索缠绕颈项部,在绳索交叉的两端,用自身体重以外的其它力量,如凶手(或自己)的双手向两侧拉紧,或用某种机械的作用,使绳索绞勒颈项部,导致窒息死称为勒死,又称绞死。
第3个回答  2006-11-03
缢死就是民间所说的吊死,是指利用自己身体的重力,拉紧套在颈部的绳套,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勒死是用绳索勒颈
第4个回答  2006-11-03
缢死专指上吊而死,勒死则不是,有很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