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水时的生理表现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作物缺水时的生理表现是什么?

作物缺水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叶面 积指数下降。作物的水。分亏缺会造成新叶发生速率减 缓,叶片扩展生长提早停止,落叶增加。水分亏缺时, 作物叶面积的减少可减少失水,从而保存土壤水分,维 持有利的水势。
依据在田间小区的试验,对不同水分 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 胁迫使小麦生长速度、叶片伸展速度降低,植株叶面积 减小;二是叶片发生运动,如叶片萎蔫;叶片改变方 位;改变叶角等。
水分过髙或过低均对黄瓜生长发育 不利,叶片颜色、仰角与卷须可作为灌溉的形态指标; 干旱缺水,会导致叶片颜色变深,这是由于干旱时碳水 化合物的分解大于合成,细胞中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 形成较多的花色素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 摄像头进行远程检测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通过观察 作物因缺水而导致颜色的变化,分析颜色R、G、B空间 的变化,进而实施检测。但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形 态指标可以用来判别作物的水分亏缺,但缺水而引起 的作物形态变化有一个滞后期,当形态上出现上述缺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植物的含水量:
1)、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
2)、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其含水量不同
3)、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组织含水量不同
3.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束缚不易流动的水分。
4. 溶胶(sol)与凝胶(gel):由于细胞内水分含量不同,原生质的状态也有两种状态:溶胶状态与凝胶状态。
水分含量高时,自由水含量高,原生质胶体呈溶液状态--溶胶状态。反之,失去流动性,呈近似固体状态--凝胶状态
5.正常代谢的组织原生质呈溶胶状态;代谢弱的干种子,原生质呈凝胶状态。
6.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5)水的某些理化性质也有利于植物的生命活动,高的比热和气化热,有利于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7.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3种方式:1)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
2)液泡形成以后,细胞主要靠渗透性吸水;
3)另外还靠与渗透作用无关的代谢性吸水;
在这3种方式中,以渗透性吸水为主。
8.吸胀吸水,渗透性吸水,代谢性吸水。
吸胀吸水: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对水分的吸收
渗透性吸水:依靠液泡的渗透性吸水,是主要吸水方式。
代谢性吸水:直接消耗能量使水分子经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消耗能量的主动性吸水。
9.扩散,集流,渗透
扩散自发过程,指由于分子热运动造成的物种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低的区域移动,扩散式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1)植物体内随水流发生的溶质的大量运输。
2)植物体内水流自根部向叶部的流动过程。
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物质顺水势梯度作用下的移动。
10.物质能量。
1)束缚能:不能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
2)自由能: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够作功的那部分能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1
作物缺水的生理性表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作物缺水造成的黄叶,作物会有先保证新长出来的叶片水分的供给,所以作物缺水的情况下,叶片发黄会从作物下部的老叶片开始,并且老叶的叶边和叶鞘会先变黄、萎焉或焦枯。

第二、对于因干旱缺水造成的作物黄叶,可以通过田间及时浇水来解决,浇水时按照见干见湿、干透浇透的原则进行,同时加入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等进行保叶和植株调节。

第三、一般不止露地土壤干旱缺水会导致作物黄叶外,大棚种植的作物也经常因为棚内空气太过干燥而发生黄叶,但这种空气干燥所造成的黄叶一般大多会先造成叶片的叶尖与叶缘焦枯或卷曲、叶面出现焦枯。所有大棚内出现此类现象的叶片发黄应当及时通过进行棚内增加空气湿度、整株喷施清水或叶面喷施功能性叶面肥等来进行缓解。
第3个回答  2022-06-26
作物缺水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叶面 积指数下降。作物的水。分亏缺会造成新叶发生速率减 缓,叶片扩展生长提早停止,落叶增加。水分亏缺时, 作物叶面积的减少可减少失水,从而保存土壤水分,维 持有利的水势。
依据在田间小区的试验,对不同水分 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 胁迫使小麦生长速度、叶片伸展速度降低,植株叶面积 减小;二是叶片发生运动,如叶片萎蔫;叶片改变方 位;改变叶角等。
第4个回答  2022-06-28
作物缺水时,缺乏生机叶片和新稍会变得萎焉、下垂、失去光泽,严重缺水时,叶片会退绿变黄甚至发生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