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是佛教正信的依据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回复“湘军子弟”仁者:

上师功德超越诸佛,独创“四皈依”,无条件信受自己的上师(别人的上师可以不必信受)。如是知见,云何“诸法无我”?
以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持否定第七识、第八识的“六识论”。沦为“常见外道”。如是知见,云何“诸行无常”?
世世转生,求于教派宗主之名闻利养,独创“虹光身”之虚妄法。云何“涅盘寂静”?

回复“学墨行”仁者:
您所举诸位大师,于证量、德望等,莫过于虚云、印光、太虚三位大师。这三位大师对藏密是何种看法,末学举证原文如下,请您莫要诽谤他们:

一:虚云老和尚:
《虚云和尚年谱49岁》记载: “(虚云老和尚)由川入藏,行及一年。日出而行,日入而息,登山涉水,每数日不遇一人。鸟兽异于中原,风俗堪称殊异。僧伽不守戒律,多食牛羊;道服划分红黄,各立门户。忆及只园会时,不知涕之何从也?”
虚云老和尚又说:
“…修行不断杀心,临终非作土地即城隍;我看见很多的人,吃素半世,学密宗即吃肉,实可悲痛,完全与慈悲心违背。孟子都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何况为佛弟子也!取他性命,悦我心意;贪一时之口福,造无边之罪恶;何取何舍?何轻何重?每见出家释子吃肉的也不少;我的嘴不好,叫我讲我就无话不说。望大家共勉之。”(《虚云在重庆慈云寺开示》侍者惟因笔录,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九日开示)

二: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致龚宗元居士书(信)》中流露出印光大师对于密宗的态度。
“宗元居士鉴:(因宗元居士念佛之余又学密宗,故印光大师在信中说)而密宗语气甚大,危险之极。汝且专注于信愿念佛一门,而辅之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则可决定往生矣!”
《追念印光大师》中记载的印光大师对于密宗的态度。
《印光大师永思集之怆辞》之《追念印光大师》一文,袁希濂著(袁希濂,近代上海宝山人,创办“城南文社”,与弘一法师至交。)在文中袁希濂如是说:
“余在五十二岁时,绝对不信佛法,是年秋,得《安士全书》而读之,始知佛法之圆融,佛力之宏大,于是稍稍念佛。……是年腊月二十日起,余从余之根本上师持松阿阇黎,学习密宗十八道加行暨十八道正行,以及施食灵供等法,至翌年二月初八日圆满。复至(印光)师处,师已知之,谓:‘密宗易得神通,易着魔障,汝其慎之,如能舍弃密宗,专持净土,则尤妙也’云云。嗣后每见一次,必问:‘汝仍修密法乎?慎之慎之!’……余时往顶礼,师必殷殷慰问,并云‘闻汝虽为律师,尚能劝人息讼,甚好甚好。以汝不贪不瞋,故学密而不上魔也,然汝仍须慎之,切勿劝人学密’云云。”

三: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批判藏密的喇嘛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如太虚大师在《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中说:
“复次、如藏蒙喇嘛之来华传密也,形服同俗,酒肉公开,于我国素视为僧宝之行仪,弃若弁髦!提倡者迷著既深,先丧其辨别真伪是非之心。……又、世间俗人肉食则劝令茹素,而妄称为活佛之喇嘛辈,则日非杀生不饱,且谓由杀生可令解脱。呜呼!此非印度杀生祠神之外道耶?若然者,则彼喇嘛应先互相杀害以成解脱,或迷著盲从者应先请喇嘛杀而食之,何尚腼颜食息人间也?噫!长此以往,密法之真制未窥,妙果未获,而佛制祖规之尊严扫地,遗害人心,深堪危惧!”
“除自所宗中观论外(除月称所曲解的《入中论》以外),概谤余宗为乱造之理,如外道邪教,则应除所宗中论外更无五乘、三乘、一乘等之佛法!此种褊狭之胸襟,实出部派之恶诤……犹使中国之佛徒不习印度部诤者,竟莫能想像其何以横恶如此!习印度部诤者,乃知大毗婆娑丑诋大天具造五逆,而分别功德论则推崇为唯一菩萨,过情失实,乃其斗诤惯风;印度之佛法由此而衰灭,不足惊尤不应学也!”
“则知(月称写作)《入中》破他(世尊的唯识经典),但为舌辩游戏,无当正悟,乐著内诤,卒难独占全胜,徒令外道乘隙,尽灭佛法,故诸佛子应不为此!”
太虚大师于民国二十三年在灵隐寺演讲时说:
“密宗灌顶,即身成佛,最为人所欣慕。殊不知才云直指,早曲了矣;性且不有,怎样可见?何况六大本空,身不可得,说什么即不即;五智非有,佛不可得,说什么成不成?”

再请楼主思维:

佛教之中,“邪见”二字,非是以恶心诽谤,而是说违背于佛法的见解。
比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跟随“外道六师”足迹而破斥之,非是人我之见;唯恐外道毁坏佛法,陷众生于恶道极苦之火坑也!
比如《永嘉证道歌》:
圆顿教,勿人情;
有疑不决直须争。
非是山僧逞人我;
修行恐落断常坑。

于上所见,可知佛、祖救人法身慧命之大悲心;既为佛子,当学佛、祖之大勇猛,当做狮子吼;岂可落在人情世故之中,眼见诸众生将坠火坑而隐忍?

末法时期,外道附佛,邪见横行,而学人对佛法的基本知见不足,故常被假善知识笼罩,更兼信仰危机,往往偏于追求“原生态”,“神秘”;好奇心、求殊胜心、乃至妄图“即身成佛”。因而藏密流行渐广。

末学在此,略呈事实,读者自行鉴别拣择。

其一:佛子皆知三宝为佛、法、僧;吾不知第四宝为何物;“上师”证量深浅有别,云何超于诸佛之功德?云何“四皈依”?
其二:佛子皆知杀、淫为最基本之戒律;吾不知食肉、“诛杀法”为何物;更不知“双身修法”为何物。亦不见于显宗诸经,云何为“最高修法”?
其三:佛子皆知佛门普度,越是证量高深,德行深厚之大德,越是慈悲普度;不仅愿传所知所得,更出书流传世间,以利益众生。吾不知何法“见不得人”,秘而不宣,非对上师无条件信赖而不传。岂非违背“普度”之悲心?
佛恐众生修学难成,传以陀罗尼加被;名之为“密”。非是“不为人知”之义。
其四:佛子皆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修学证量,不以色身之强健为胜,当以真心之触证为要;且不论“甘露丸”为何物所制(读者自行搜索),云何授人“甘露丸”食用以期证量提高?即使真实甘露,也不足为奇,欲界天人日常食品而已,色界天人所不愿食;而即使无色界天,也是六道众生,未脱生死。佛子当以了死脱生为要务;岂能崇尚此有为有漏有行有相之食物为“殊胜”?
其五:佛子皆知释迦牟尼佛灭后,当来成佛于娑婆者,为弥勒世尊。即身成佛(非方便说,意指究竟之佛)之说与释迦牟尼----弥勒之传承;何者是佛教之说?释迦牟尼世尊为何不授记云:“我灭之后,有某某佛等千佛出世,名号为何,正法像法末法几何,度生几何”。“活佛”耶?外道耶?读者自择!

至于“政教合一”,农奴制度之极罕见极残忍之社会形态,属于世间法;末学不再赘述。

末学以为,学佛事大;若误入邪道,断的是自身法身慧命,不是人生区区百年之事,而是未来无量劫之事。何以故?不学佛者,往往因不知而不能诽谤正法。诽谤正法最严重的,就是附佛外道。藏密流毒千余年,祸害尤烈。愿一切学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千万谨慎!因此末学尽一己之绵薄,在此不厌其烦,唠唠叨叨。
惟愿学人不断法身慧命,一切闻者若因此文远离彼宗而导致“诽谤”之罪,末学愿代受任何极苦之果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6
三法印,无我,无常、涅盘。
藏密符合三法印既是正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3-16
一楼正解
佛教就是三法印立教的: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
第3个回答  2010-03-16
是丹珠尔和甘珠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