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吕后为何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张良的聪明之处在哪?

如题所述

刘邦和吕后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的主要原因是张良信奉黄老、清净无为的性格,张良的高明之处便是懂得功成身退。

汉初三杰,唯独张良过的最安然

汉朝享国400年,属于中国封建王朝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朝代。汉朝的建立以推翻残暴的秦朝为开端,最终以楚汉战争收尾。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中,不仅诞生像萧何、张良、韩信这般的汉初三杰,更有彭越、英布等骁勇猛将。 

汉朝的伟大之处不但但是开创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文明新局面。作为开国帝王的刘邦和吕后更是向后世展示了如何在国家稳定以后,对曾经的从龙旧臣举起屠刀。 

前前后后,以韩信为起点,到彭越、英布等人相继被刘邦和吕后杀害,整个汉朝开国的异姓王侯几乎全军覆灭。 

即便是萧何这样的精明人物都难以逃过下狱的经历,张良能够在血雨腥风的清理中过的安然无恙,也实属罕见。

信奉黄老,修仙搞得身体比较差

张良是黄老之学忠实的信奉者,这一点也十分符合且影响着大汉王朝开国初期的国策。 

汉朝刚刚见过,社会经过连年的战争,人口损失极其严重,经济发展非常凋敝。面对这样的一个大而虚空的大汉王朝,刘邦与萧何、张良、曹参等人制定出“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国策。

史书上记载,天子出行竟找不到4匹颜色一样的白马,宰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车。 

张良作为黄老的推崇者,一门心思只想着修仙得道。熟悉道家修炼的朋友都知道,道家修炼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辟谷”,张良属于道家顶尖的高手,必然是“辟谷”的行家能手,但是“辟谷”带来的问题是人的营养不良,搞不好最后身体非常差。张良就是这样,成天把自己关在暗室里不吃不喝,整个人消瘦的不成模样。刘邦和吕后每次见到张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觉得张良也不可能活多久,搞不好哪天就营养不良,贫血而死。进而也就不去为难张良。

建言献策,只享爵位不掌握兵权

汉朝建立初期,张良位列汉初三杰,刘邦心想怎么也得封张良个王爷坐坐,但是被张良拒绝。 

史书记载,张良推辞道:我本来就是韩国的没落后裔,祖上被秦朝屠戮殆尽,我从小一心只想着除去暴秦如何为家族人报仇,什么权力财富对我来说都是浮云。何况我在落难逃跑的时候,幸亏遇上大王收留,一起帮我灭掉秦国报了家仇,我也就没有什么心事了,就给我300户,够我吃喝的就行,从此以后我要专心钻研修炼。 

刘邦和吕后一听,还是张良识趣。就赐予他300户的封地,让他潜心修道去。实际上这完全是张良的一种明哲保身的计策。 

在楚汉战争中,张良也是非常安守本分,从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十分准确,单纯地给刘邦出出主意,代兵打仗的活谁爱干谁干,论功行赏谁爱要谁要。 

由此可见,张良能够躲过汉朝刘邦和吕后对异姓功臣的屠刀,主要是自己懂得明哲保身,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的千古道理。更与自己喜欢清净无为的黄老之学有着莫大的关系,确实值得后世人好好地去研究一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张良的功成身退,以及在后来安然度过一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刘邦和吕后不想杀他,追根究底的是,刘邦和吕后没有将其杀死的必要。

张良本是战国时期的韩国贵族,可因秦灭韩,让张良沦为了亡国之奴。世人都知道荆轲刺秦王,可韩国的张良为了能够替国家报仇,也上演过一场“刺秦”的活动。虽然本次刺秦王未遂,但张良也通过此行一战成名,成为了人们口中家喻户晓的爱国义士。后来因机缘巧合,刘邦与张良搭配,一起度过了艰难万险,最终合力建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浓墨重彩意义的“大汉王朝”。

张良的动机

不管这个动机是真是假,但我们可以明白的是,张良在加入刘邦营中初,到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张良一直对外宣称自己帮助刘邦的目的为“为韩国报仇”。张良此“动机”的对外输出具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向世人说明了自己是忠义之士,自己之所以加入刘邦的队伍,是为了能够打败暴秦,为自己的故国报仇。对于这样动机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张良的气节、名声更上一层楼,还能够使得在后来作为其躲避杀身之祸的理由。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便准备对自己手下的这群有功之臣进行封赏,特别是具有气节和能力的张良,更是被刘邦赐予了丰厚的财产与崇高的地位,可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深知“兔死狗烹”之道,故而以“臣为陛下效力,只是为了达成替韩国报仇的想法”的说法积极避险并且表明了想要隐居山林的想法和诉求。刘邦和吕后在知道了张良的想法后,便由衷感到欣慰和惋惜。欣慰的是:此等人才,在当年可是立下了一等一的功劳, 不仅没有向自己邀功请赏,反而主动央求隐居山林,此等气节和境界值得欣慰”,而惋惜的是:“此等人才没有继续为大汉奉献,不免会有点可惜。”

在后来,虽然刘邦没有继续封赏张良高官和厚禄,但还是将其封为“留候”。

张良对于刘邦没有威胁

张良既然如此懂规矩,守臣道,刘邦和吕后自然在后就没有杀其的理由,再加上后来张良表现出的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态度,对于朝政之事也不不加以谈论,整日赋闲在封地,以此给人释放出了“与世无争”的信息。在日后,尽管张良具有大才,尽管刘邦和吕后因为不放心,但如此状态的张良,还是帮助其避开了杀生之祸。

不杀张良也是为了体现汉廷的大度

自古以来,帝王杀功臣,往往是一个想杀,一个作死的有趣组合。刘邦在建立了汉王朝后,也曾对一些功臣狠下毒手,张良的才华,往往便是刘邦最大的威胁,好在张良能够临危不乱,妥善应对,才使得他能够逃出生天,得以逍遥快活。其实,除了张良自我的保护外,也和刘邦以及吕后的权谋有关。杀功臣虽然是每一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再杀掉身为汉初三杰的张良,这对于大汉王朝的根基,是大大不利的。

修禅问道的保护衣

张良在后期痴迷于修玄,痴迷于问道,于是便在自己的封地不问世事,一心扑在炼丹、修炼之事上。张良的这个行为,既是对“爱好”的一种表达,也是对“朝廷当权者的蒙蔽”,张良想借此为理由,让大家知道,他张良无心去过问朝廷之事,自己早已看破红尘,世俗之事再与自己无关,既没有党,也没有羽。

有人觉得张良在后来痴迷于问道,不过是一种假想,目的便是为了骗过王廷,好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安生。可是这样的想法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在古代问道本就是常事,而且迷信的古代人肯定不会将“修道”当做儿戏,故此,张良的一心向道是真的,而后来的远离纷争,即使大智慧的体现,也是其修玄的一种附属品。

小结

张良的一生是辉煌的,他既在合理的时间内,将自我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也成功的让自己功成身退,成为了后世的模范、后世得以借鉴的人物,这样的做法可比当时眷恋大位,眷恋权力的人高了太多太多,也明智了太多太多。

第2个回答  2020-09-18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事最后的发生都早有迹象,只不过当事人未能读懂罢了。如这个问题,刘邦和吕后为何能让张良安然一生?潜台词显然是,为何却杀了韩信?所以谈这个问题,就必须拉上韩信和萧何为参照物,这才能说清楚。

那么刘邦对这三人的评价是什么?曾有这样一句: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刘邦的这句话来分析,萧何、张良和韩信,属于塔尖上的三人。但若从这三人跟刘邦的关系来看,萧何的地位最超然。早在刘邦还当亭长,这个芝麻大的小官时,他就跟萧何认识了。

当刘邦反秦后,又是萧何把他推上了“沛公”的位置,虽仅仅是个虚名,可千万不要小看这类虚名。所谓:名正言顺!没有这个虚名,刘邦的许多事就没法开展下去。比如刘邦“挂靠”项梁时,人家必然要问,你们“沛县团队”谁是首领?只能是沛公刘邦!

从此刘邦的每一次前进,萧何都紧紧跟随发挥了巨大作用,直至跟项羽争夺天下时,形成了刘邦在外,萧何在内的“双核模式”。后来这种双核模式,也被曹操和刘备采用了,曹操和刘备在外厮杀,荀彧和诸葛亮在家掌管全局。所以,萧何的地位是最超然的。


张良,在韩王韩成被项羽杀掉后,才死心塌地跟随了刘邦。他的地位比较微妙。因为他是韩国贵族后裔。而秦汉之际,却是分封制和皇权一统,处于激烈较量之时。刘邦的本意是皇权一统,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最终分封了7个异姓王做个缓冲。

那么张良呢?当刘邦要给他齐国三万户食邑时,张良当即拒绝。显然,张良是在向刘邦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我张良如今只做老大的臣子,只要把当初咱俩相遇的沛县的留地给了我,就心满意足了。刘邦当即同意,张良被封为留侯!

如今,汉初三杰中的前两位,萧何不用表态,刘邦就把他划归到身边,张良表态后刘邦也急慌慌地把他拉了过来。

只有韩信被封为了楚王,站在了七个异姓王的行列,跟刘邦的皇权对峙。无论韩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与否,这就是他人生悲剧的起因。


现在可以清楚看到张良的聪明之处了,无非两点:

其一,懂得功成身退。但这点说着容易,做起了太难了。

其二,始终支持刘邦和吕后所代表的皇权,主要解释下这第二点。

刘邦活着时,一度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刘盈的太子位,改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吕后非常着急,请张良出主意,张良便提出了:让太子去请商山四皓,一举巩固住了刘盈的太子位。就凭这个功劳,刘邦死后吕后也不能怎么样了张良。

第3个回答  2020-07-04
一、张良审时度势,不贪图名利。当刘邦想要对张良进行封赏的时候,张良没有选择狮子大开口,而是心怀感激的表示自己感谢刘邦为他带来的一切,最后也只是要了300户的封地,这让刘邦和吕后非常满意。
二、张良没有追逐名利之心,远离朝堂政治。张良其实一心想要为自己死去的弟弟报仇,所以当秦朝灭亡的一刻他的心愿今已经完成。无欲无求的张良自然不会成为刘邦心中的祸患。
第4个回答  2020-07-04
因为张良很聪明,他拒绝了刘邦和吕后给他的高官厚禄,选择了远离朝廷,在沛县当一名小官。这样就不会让刘邦和吕后对他产生隔阂。
相似回答